如何给宝宝冲奶呢?
冲奶粉,看是一个最平常最简单不过的行为,但也是最容易做错最有学问的一件事。如何给婴儿冲奶粉,这是新手父母的必修课。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同理,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最容易错的。
有60%以上的新手爸妈不会正确的奶粉冲调方法,常入冲奶粉的误区。婴儿配方奶粉的冲调方法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给宝宝冲奶粉用什么水?好冲奶粉的水温多少合适?奶粉冲调比例是多少?冲奶粉是先加水还是先加奶粉?这些都不能随便。一步错,就会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入。
5种奶粉冲调误区:
1.用沸水冲婴儿奶粉
从日常习惯来看,成人饮用的奶粉、豆浆粉、果汁粉等产品,常用沸水冲调,这样可以加速粉末溶解的速度。因此很多新手爸妈也主观地认为婴儿奶粉也要用沸水冲。甚至还认为高温可以杀菌,保证宝宝的健康安全。
实际上,冲婴儿奶粉一定不能用开水。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开水的水温很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那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添加了免疫活性物质的奶粉,免疫物质的活性也会被破坏。
2.先加奶粉后加水
是最多见的一种错误冲调方法,按照日常习惯,大多数人都会将粉末状的冲剂倒入杯子或碗中,然后用水冲。但是婴儿奶粉不能这样做,正确的冲调次序应是,量取量的温水,按照冲调比例倒入相应量的奶粉。
每款奶粉的冲调比例都是特定的,如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但浓度合宜。婴儿吃过浓的奶,胃肠消化能力难以负担,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
3.奶粉冲得太浓
每款配方奶粉都会在包装上标注明确的冲调比例,标注形式多是“N毫升温水加n勺奶粉”,而且要用奶粉本身配备的专用奶粉勺。
但很多家长会认为,按标示冲调比例冲的奶粉太稀,宝宝容易饿,就擅自将奶粉冲得很浓。这样的做法最常见的后果是宝宝便秘、上火,严重时会促使幼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出血,最后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因为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开水稀释。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宝宝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最后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4.用矿泉水冲奶粉
给宝宝冲奶粉的水也有讲究,但有些父母就会太讲究了。他们会选择矿泉水或纯净水去给宝宝冲奶粉,这都是错误的。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磷酸盐、磷酸钙过多,而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婴儿消化不良和便秘。
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而人从水中对钙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也不宜用来冲奶粉。
5、大力搅拌或摇晃奶瓶
通常给宝宝冲奶粉都是直接用奶瓶冲的,在水中加入正确量取的奶粉量后,为使奶粉溶解更加均匀不结团,我们需要稍微进行摇晃助溶。但很多爸爸会很粗鲁的摇晃奶粉,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摇晃,最后使得奶粉产生很多气泡,宝宝喝了之后就会不断的打嗝。
正确摇晃奶瓶的方法是,手握奶瓶中上部,沿同一方向摇晃瓶底,使在水平面上旋转。速度不宜太快,不产生气泡为宜。若产生气泡,应静置至气泡消失才给宝宝饮用。
奶粉冲调的水温、水量及奶粉量
不同品牌奶粉对冲调温度要求不一,这主要是与产品的工艺有关。因此冲奶粉的水温应参考罐身上标注的温度。
但是如何判断奶粉的水温正是需要的温度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购买温度计,但是这个操作起来不便利。可用手腕内侧皮肤测温,这部位比较敏感,感觉温热而不烫手为宜,温度大概会是50-70℃左右。
水量不足会导致奶粉过浓,宝宝喝了不消化;水量太多又会导致奶粉过稀,宝宝一下子就喝撑了,然而所需的营养却没能达标。那么如何才能最精确地把控水量呢?
首先,请妈妈们尽量选择标准容器(奶瓶)来冲调奶粉,另外,奶瓶刻度是否标准和清晰也是咱们要考察的重点。某些劣质奶瓶很容易出现刻度不准的情况,刻度条除了装饰之外根本没啥用。妈妈们如果想追求更精确的冲调比例,可购买实验用量筒来对比测试。而如果您家奶瓶的刻度曾经很标准,但由于使用时间太长而被磨掉了,那建议您还是让它光荣退役比较好。
想要精确地把控水量,还有一点特别容易被疏忽的,那就是在冲奶粉时要先加水再加奶粉。因为如果先加入奶粉后,奶粉就会占据一部分的体积,让水的分量看上去比实际要多。这时候再对准刻度加水,其实已经加少了水哦,请万万注意这点。
不要以为奶粉加多点宝宝就能长得更结实,也不要以为奶粉加少点就能避免宝宝上火便秘的问题,按照比例冲调才是正确的做法。
首先,要仔细阅读产品的冲调说明,确定一次的奶粉量。然后,打开奶粉盖,用奶粉罐中自带的奶粉勺舀取奶粉,在刮口边刮平奶粉,将奶粉倒入奶瓶中。你注意到了吗?为什么要特意强调用自带的奶粉勺,而且舀取奶粉后还得刮平奶粉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不同品牌的奶粉,勺子大小都有所差异,而冲调说明都是按照自家勺子来配比的,如果使用别家勺子难免会出现“不兼容、不匹配”的状况,导致舀取的奶粉量有误。而刮平奶粉,当然也是为了让奶粉量更精准咯!不然碰上个手特别稳的大神,一勺就是两勺的量……Oh no!那宝宝就悲催了!
奶粉冲太浓的危害
很多家长总认为宝宝的奶粉越浓越好,其实这样对宝宝是很不好的。
1.奶粉太浓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
奶粉冲调适宜的浓度,取决于配方奶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和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冲调太浓,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排便困难;或因为宝宝肠胃功能较弱,导致营养吸收不足,出现拉肚子、体重不增加等问题。奶粉冲调过浓直接增加了宝宝罹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
2.奶粉冲调过浓,会影响宝宝的肾脏功能。
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水稀释。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宝宝饮用过高浓度的奶粉,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久之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同时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血钠含量过高同时会加重肾脏负担,日久对肾脏也有损伤。
3.奶粉冲调过浓,会影响宝宝对水分的吸收,严重的还会引发氮质血症。
奶粉喂养的宝宝,必须补充足够的水分。奶粉过浓,会使宝宝食欲减退,不愿意饮水,随之尿量和次数也会减少,间接增加了宝宝肾脏负担,危害很大。过浓的奶粉也意味着宝宝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加之摄入水分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非蛋白氮物质就会在血浆内潴留,从而导致氮质血症,严重威胁宝宝的生命安全。
奶粉也不可冲太稀
当然,奶粉冲得太稀也不行,这会导致蛋白质含量不足,同样也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所以,家长们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要严格遵守配方奶粉包装上的建议冲调方法,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奶粉浓度。冲调时先加温水,后加奶粉,摇匀后尽快喂养,并且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才能确保宝宝健康的成长。
来源:网络
YOUNG,精致生活,欢迎关注“ungstory”,一个「会掉礼物」的教护肤美妆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