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新西兰,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它美丽的自然风光
《指环王》那雄伟的中土世界就在新西兰
还有享誉世界的美食
还有妈妈们最熟悉的来自新西兰的优质奶粉
但是,很少人了解新西兰儿童文学和故事家庭节日
今天,我们跟随悦读悦享驻新西兰记者April的镜头
去亲自感受新西兰“第22届故事家庭日”实况分享吧
April
悦读悦享驻新西兰记者
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及香港浸会大学传理系。曾旅居香港十年,先后任职4A广告公司创意文案、香港美心集团高级市场推广专员,以及长期担任《城市画报》、《商务旅行》、《伊周》驻港写手。现居奥克兰,全职照顾二宝吉吉和竹儿,兼职探寻平凡日子的一沙一世界。
大家好,这是我加入悦读悦享大家庭,成为驻新西兰记者后的第一篇分享哦,希望能带给大家第一手的体验手记:)
在刚刚结束的暑假,香港书展、南国书香节等熙熙攘攘,成为不少孩子假期中的重头活动。那麽,在南半球的这边,一个专为青少年举办的儿童书展长什麽样呢?
要承认,我最初在报章上看到新西兰“第22届故事家庭日”的宣传广告时,并没有太多衝动一定要去。毕竟,它的描述太简单,没有那种激动人心的张力。可是,本著凑热闹也好的心态,也希望孩子多泡泡书香,恰好没有其他安排,就去了。
结果,恰好要改为“幸好”,幸好去了。
历史悠久- “故事家庭日”的主办方故事基金会,其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成立于1967年新西兰儿童文学协会,历经几次更名,愈发壮大,现由“故事信託基金”运作,拥有会员超过550人,并由会员全权管理,还拥有数量庞大的义工成员。本次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全部由义工组成。基金会成立目的,是联合境内儿童文学的创作者、插画师、出版人、一线教育人员、图书馆员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力量,共同推广儿童文学,让阅读之风从幼而始。 (主编大人编辑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咱们悦读悦享的使命,看来推广儿童阅读绝对国际范儿)
“故事信托基金”是由作家Joy Cowley
和出版人 Dame Wendy Pye 联合发起的
促进儿童和青年的书籍和阅读,
并支持发展新西兰儿童文学。
信托基金会举办的“故事家庭日”已经是第22届了!
以童为本-活动地点在奥克兰市中心最显要的会议中心之一,各个摊位囊括了整整四层位置,并细心製作了详细节目表供大家参考。
(活动地点:Aotea Centre, 50 Mayoral Drive, Auckland CBD)
每一层的摊位, 不是单一的书店展销会,既有原创作者很随意地坐著签名、聊天,也有书店、出版社现场摆卖,但不是那种赶集似的大减价、大倾销,只是精选了出版单位觉得值得推荐的童书,方便大家购买。
(沒有人頭湧動的現場,更讓人靜心找尋屬於自己的那一本)
(作者James和他的《捕龍兄弟三部曲》,给小朋友签名)
小朋友可以参与的小活动数量繁多,如常见的画脸、填色、摺纸、剪纸、做面具,还有和书本有关的画书籤、甚至活字印刷也能玩一把,相当于一个以阅读为主题的嘉年华会。贴心安排让耐性不足的小朋友逃离沉闷的书摊,也让大人能安心看书、买书。在现场剧场,还安排了儿童合唱、儿童舞蹈剧、儿童故事剧,孩子们看得聚精会神。
(作者正在給小讀者介紹自己著作的故事情節)
(《The Bold Ship Phenomenal》的簽收攤位,小朋友正圍觀如何折一隻小紙船)
(在手作的世界,雞蛋盒也能變出無數花樣)
(kiwi鳥是新西蘭國鳥,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平日裏忙碌的父親,這刻也能坐下來陪兒女做手作)
(填色、做面具,最常見的兩種幼兒手作)
(書展設有多個獎項,小讀者也有份親自投票)
(用活字印刷術印出自己的名字,瞭解印刷的淵源,也許是00後從來沒接觸過的新鮮事物。)
跟以往接触的“香港书展”、“台湾书展”不同,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人拉旅行箱来“扫书”,但每一位爱书人都能沐浴在阅读的美好之中,带回家满满的欢乐。
没错,他们只是在普通的画兔子,画兔子谁不会啊......
可是把活动物搬到书展现场的,你见?过吗,见过吗?见过吗?你考虑过中国保安的感受吗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有盲文出版社的摊位,他们也会专门创作盲文绘本,通过棉布、塑料、磨砂等不同质感,让眼睛不太方便的小朋友也能享受到绘本的乐趣和美好。
(专门为盲童设计的绘本,盲文和各种材质的图案,太有爱了,中国的盲童绘本几乎等于空白)
这麽一场丰富的活动,入场费仅仅需要自由捐献金币(Gold coin donation, 因新西兰货币中,一元、二元的硬币都是金色,统称为金币),不排除个别脸皮太厚的,连这一块钱也省掉,但也不妨碍他们可以随意参与书展的各项活动,毕竟为更多小朋友扫除阅读的门障,正是活动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