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肌少症的老年人大多有如下表现:1.气短、呼吸声音粗;2.容易疲劳,疲倦感强;3.走路迟缓,每分钟步行少于50米(每秒大约走83.3厘米);4.手没劲儿,即握力减弱,这是判断肌少症的重要指标。“老年人可以通过使劲攥拳头来感受手握力度,对这一项做个初筛。”
英国伦敦大学一项为期10年的随访发现,握力最弱的人群比其他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失智症的发病率高两倍。此外,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发现,“手无缚鸡之力”还会增加患脑卒中(中风)的风险。
“当然,握力下降虽然是肌少症的重要标志,但出现握力下降并不一定是肌少症,需要进一步诊断。”
举水瓶、快步走预防肌少症
首先可以做重量训练,比如把矿泉水瓶装满水,当哑铃使用,反复做举起-放下的动作。其次,走路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快步伐。第三,定期到医院测肌肉力量和肌耐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适当多吃肉,增加蛋白质摄入
吃肉补肉听起来是无稽之谈,但在国际最新指南当中,对于预防肌少症的一个明确方法就是增加蛋白质摄入。因为,人体都有蛋白质合成及分解机制,而老年人蛋白质分解速度比年轻人快,消耗得多。所以老年人适当多吃些肉,保证蛋白质摄入量,有助预防肌少症,进而降低痴呆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