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唠叨、揭短;夸人贬己、争强好胜、拔苗助长虽然妈妈们认为:我说的哪句话不是为了你好?可是,当三四岁的宝宝突然攥紧小拳头,对妈妈怒吼别说了,妈妈是否错愕到几乎流下眼泪?
不听我的话,你看积木又倒了吧!
宝宝心里话
每次专心在玩,妈妈总要指手画脚,还非要按她的主意来,我承认,她那一套主意可以搭得很稳,可妈妈,你不觉得老是搭个城堡、搭个宝塔,很没劲吗?我就是想随便搭个巨人、搭个怪兽,可每次都会被她拦下来,我不想玩积木了,妈妈又拼命鼓动我玩,她想干吗?
专家解析:不管是搭积木、玩拼图还是捏塑橡皮泥,妈妈都爱当现场指导员,希望宝宝不走弯路,一次成功,对宝宝旁枝斜出的想象和尝试持粗暴打断的态度。若妈妈的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改变,不仅会引发一系列母子冲突,还让宝宝对探索迅速失去兴趣,进而对游戏本身失去兴趣,这也是妈妈不愿看到的吧。为何不能让宝宝自由发挥?积木不倒下来几次,宝宝怎么能体会放低重心和平衡的重要性?
你在幼儿园吃啥了?吃得这么少,真吃亏!
宝宝心里话
幼儿园今天吃啥,我哪能记得?吃得多肚子不舒服啊,干吗老羡慕人家吃得多,长得胖?
专家解析:妈妈关心幼儿园的伙食没有错,但宝宝显然没有家长这么关心营养搭配够不够的问题。这也导致宝宝回答在幼儿园吃啥时的茫然态度。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现在幼儿园会公布每周菜谱,妈妈据此提前告诉宝宝:今天有你最喜欢的饺子!星期三的排骨莲藕汤也是你爱喝的!有期待,就有可能有好食欲。
为啥不肯吃胡萝卜,胡萝卜很有营养啊(以下省略1000字)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胡萝卜有难闻的气味,妈妈不知道啊!她越是说不吃胡萝卜晚上会看不见东西,会皮肤发痒,我就越是想看看有没有这回事!没这回事!真是的,他们大人喜欢吃的东西,就以为我们小孩儿也一定喜欢吃!
专家解析:在饮食的偏好上,宝宝一向体会到妈妈粗暴的干涉,让他们体会到自我意志的渺小。很多宝宝犟着不肯吃胡萝卜,就是想跟妈妈做一次无形的较量你越唠叨我越不吃,我倒想看看会不会有你所说的身体上的惩罚。其实,能补充胡萝卜素的食材很多,为何不试试番茄、黄色甜椒、鸡肝和杏干呢?
你这穿法是奶奶的主意吧?真土气!
宝宝心里话
你让奶奶照顾我,自己很少管我,还老挑奶奶的刺!我就喜欢穿奶奶买的衣服,搞脏了也不心疼,哪像妈妈买的贵衣裳,弄脏了她就要骂我。
专家解析:两代人之间育儿观念就算有分歧,也不要在宝宝面前互相抵毁。这位妈妈的讥嘲,严重伤害了宝宝对奶奶的感情,难怪宝宝会不高兴。换一种说法是不是更妥帖呢?奶奶给穿的衣服鲜亮宽大,拍球骑小自行车很舒服,你有没有兴趣试试妈妈买的衣服?很时髦呢。衣着审美的确立,可以慢慢地渗透和影响,不用对目前的状态全盘否定。
小轩能让大家都听他的,你为什么不行?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我当小跟班本来也蛮开心的,妈妈干嘛非让我也去当头儿呢?干啥她都要让我当第一,累都累死了。
专家解析:在与小伙伴的关系上,其实不存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说法,妈妈的好胜心太强,偏偏宝宝又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就很容易起这种冲突。其实,在宝宝的交往上起一种观察、帮助的作用,而不是动不动驱赶宝宝成为交往的核心,可能更利于宝宝收获自信和快乐。
你以为我家儿子有多省心?上周还尿床来着!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干吗老揭我的丑?你就看不得阿姨表扬我一回?
专家解析:宝宝不懂妈妈这是谦虚中国人的谦虚就是不能顺着外人的口气夸自家宝宝,非得马上找出宝宝的弱点来灭掉人家的羡慕嫉妒恨。宝宝哪能体会到妈妈这么说,纯粹是为了拉近和其他家长的关系?他会觉得妈妈是冒犯了他,揭发了他最丢脸的隐私。还是为宝宝的尿床事件保个密吧,要知道,在超过两周岁的宝宝眼里,这是最伤自尊心的一件事。
你看有女儿多好呀!我就想要个粉嘟嘟的小闺女。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妈妈总是嫌弃我淘气、闯祸,我晓得,她对我可不满意了!为什么在她眼里,我干啥都没有女宝宝们讨喜?太让人伤心了!
专家解析:敏感的宝宝以为夸人就是贬己,他不懂妈妈的恭维式说法,是成年人交往的润滑式对谈之一,与今天天气真好没有太多区别。她是在夸奖别人家的女儿,可也没有觉得她虎头虎脑、精力充沛的儿子有什么不好,更没有恨不得拿我家儿子换你家女儿的意思。看到宝宝不高兴,妈妈应反思下自己,下次夸人家宝宝能否换种说法呢?你看你家公主活泼又可爱,我家儿子也是个人缘好、懂谦让的小绅士呢,让他们在一起玩吧!
奶奶偏疼哥哥谁都看得出,你跟你爹一样没用!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我又不能决定奶奶偏疼谁,这又不是我的错。你们大人干吗把心里的气都出在我身上?
专家解析:要不要点醒宝宝,祖辈有偏心,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千万不要!更没有必要以火暴言语让祖孙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相反,如果宝宝感觉到奶奶偏疼哥哥很伤心,妈妈应当从中做调停工作,必要时,可以说些无中生有的鼓励话,比如:上次你帮奶奶擦桌子,奶奶夸你比小哥哥还强!奶奶跟街坊说,小孙女能帮爷爷敲背了,可贴心了。心理学上有投射效应一说,即先入为主的印象,会让你看同一个人的同一行为印象大改,宝宝对奶奶有了亲近感,祖孙之间的关系才能从疏离到亲密。
老师又没有表扬你!你怎么这么不讨老师欢喜?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老师就喜欢爱笑爱说、长相漂亮的小女生,你又没有把我生得漂亮,还怪我!还有,干吗要围着老师转?我最讨厌小马屁精了!
专家解析:如果发现老师对自家宝宝关注少,这种指责性的说法不但会引发宝宝反感,而且对改善师生关系毫无益处。要知道,就算口头上对小马屁精很不屑的宝宝,其实也对老师的关爱充满憧憬。高明的妈妈应尽量避免将老师的关注引向宝宝长相漂亮会见人说话见风使舵上(事实上大部分有师德的老师也不会如此),应当对拓展师生关系有建设性的建议,可以让宝宝观察其他宝宝的做法:见老师忙不过来时主动帮忙,关心班级的事务,遵守纪律,主动调解其他宝宝的纠纷,有心事求助于老师相信老师对宝宝的鼓励和赞赏也会多起来的!
人家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怎么还在掰手指头!
宝宝心里话
宝宝心里话人家的妈妈还是博士、大学教授呢,你怎么不跟人家妈妈比?说我笨,怪你生得笨呀!
专家解析:到了幼儿园大班,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攀比免不了让有些妈妈急火攻心,于是各种催促、指责、打击应运而生。妈妈应注意此时避免用你这么笨,到了小学可怎么办呀?你学得这么慢是不是要去测下智商?这样怀疑宝宝能力的话。要知道,超前学习必然会令相当一部分宝宝出现跟不上的情况,这是因为宝宝的大脑、手指发育还没有准备好,一到6周岁,超过90%的宝宝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拼音、写字变得顺溜了很多,这恰恰是宝宝在6周岁之前要花好几倍的力气,也学得很吃力的部分。可见,成长有时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一件事。给宝宝过早贴上你真笨的标签,除了打击他的自信,还有什么好处呢?
编辑/ lulu 文/许湘君 指导专家/儿童心理学博士 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