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早期教育就是游戏教育。婴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心智、提高了能力、增长了知识。游戏是孩子的生命之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有缺陷的童年,而没有融教育于其中的童年则是遗憾的童年。有快乐的游戏相伴,而又教育无痕的童年,才是有情趣的,美好的童年。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玩儿: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故事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的地方。
细心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教育指南针】
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果父母多留心,便会发现,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蕴藏着许多闪光点。这可以帮助我们于平凡细微处发现孩子的兴趣、潜能,进而有意识地朝此方向努力,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
【小镜头】
一次,我带儿子到校内小电影院看电影。看了一会儿,儿子没了兴趣,身子倾向电影放映室的方向,用一只伸出去的手示意我要去那儿。我顺着他指的方向带他来到放映室,儿子眼睛一亮,咧嘴笑起来。好奇心使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转动的放映机,足足看了快40分钟才离开。
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一看到圆形、能转动的东西就特别兴奋。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看一些东西。比如,让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给他看圆形的表盘;带他到户外看静止或转动的车轮等,以至于儿子对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来,逐渐延伸到让他接触各种图形。我会把不同颜色的卡纸剪成不同形状,写上阿拉伯数字,让他玩拼图,还会陪他一起搭积木,让他体会空间感而这些做法又影响到他日后对图形及数字产生了兴趣。就这样,儿子对数学的兴趣在我不断有意识的培养中建立起来。
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
【教育指南针】
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忽视孩子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的教育内容。如果成人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专注观察,并深入思考,将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镜头】
一天,屋外下着雨。我喊了儿子几遍都没回应,才发现他正穿着雨鞋、打着伞,在雨中来回转着伞柄。伞面飞快地旋转着,溅得雨水四处飞洒。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快速闪到伞下,和他一起玩起来。
我问:你为什么要转伞呢?好玩儿。儿子开心地回答我。
怎么个好玩法?雨点都被我甩出去了。
哦,那它们是从哪儿甩出去的?儿子边转伞边认真琢磨起来。过了一会儿,他指了指伞尖,说:就是从这儿斜着飞出去的。
那你把伞停下来,看雨点会往哪里走?我又问道。
当然是直直地往下掉。儿子答。
好!现在,你把伞柄由慢到快转动起来,看雨点的下落方向有什么变化?儿子尝试起来,说道:转和不转,雨点下落的方向不一样。
真不简单!那是什么直接影响了雨点的下落方向呢?儿子沉思片刻,终于总结出了答案:是伞柄转动的快慢!
看孩子兴趣正浓,我又和他一起聆听雨声,然后引导他说象声词,我说一句吧嗒吧嗒,他说一句嘀嗒嘀嗒,看谁说得多。接着,我还和他一起去观察雨点跌落到池塘里、石板上的情形;静听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文/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