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最近特别爱撒谎,晚上不想刷牙,就说自己已经刷过了。早上不想吃早饭,就说自己肚子疼。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是一直这样,真担心他说谎成为一种习惯,长大了再改就难了。(默默妈妈)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经历说谎这个阶段,在某个程度来说,这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现象。孩子说谎并不一定都是品质问题,一般与所处的环境以及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关。所以,父母要具体分析孩子说谎的心态和动机,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和策略。
为什么会撒谎?
●混淆想象与现实
有的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有时候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往往会把自己幻想的事物和看到的事物经过加工,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这时候就会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这是他们通过想象表达自己愿望的一种方式。
●逃避惩罚
多数情况下,孩子做错事后会因为担心受到惩罚而说谎。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小心闯了祸等等,为了避免承认错误后引起父母的不满甚者惩罚时,孩子往往会尝试说谎。尤其当孩子说谎后成功逃避责罚时,他的说谎行为就会潜意识中得到强化。
●引起父母关注
有些孩子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为了得到父母或其他人的关注和喜爱,会通过说谎的方式来肯定自己的重要性。特别是孩子的某些小谎言,比如肚子痛、头痛等,父母听到就会比较紧张,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就有可能经常选择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表示对抗
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孩子会用说谎的方式表示对抗。例如,父母强行让孩子添衣或再吃点东西时,孩子不愿意就会以我不冷、我不饿等为借口,表示对成人的对抗。
●家庭教育不当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父母或其他家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有可能被孩子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些小谎话或者不兑现对孩子的承诺,时间久了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说谎。
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说谎,父母一定要耐心区分孩子说谎背后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尤其当孩子第一次说谎时,父母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如果第一次说谎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孩子就会由此产生再次说谎的小欲望。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说谎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父母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画等号,更不可因某一次的谎言就给孩子贴上骗子、说谎大王等标签。
●以接纳、关爱代替惩罚
多从孩子的立场出发,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以接纳、关爱代替惩罚。
◎文/邵莉莉 编辑/刘国平 插图/花蕾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