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我发明了一个简单的游戏,名叫最恐怖的游戏。游戏玩法就是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让下面的学生提缺点,每个人提一种,大家不能重复。这个游戏提出来之后,没有学生敢举手,后来有了两个大胆的男生。我没有让他们去玩这个游戏,而是表扬了他们。关键在于我想向孩子们表达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因为这就是我。
你能行!你最棒!你是完美的!你是天才!这席话不经意地成了一时的教育风尚。赏识成为教育的一股新浪潮,让教师、家长,甚至孩子眼前一亮。有位专家说,家长,你们太不懂得怎么教育才好,总是一味挑孩子的小问题,却不知道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诚然,中国家长确实喜欢批评孩子,这是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家长制背景深深相关的,家庭的等级观念具有很强的世袭性。然而,一味的赏识真的会如人所愿吗?
连弗洛伊德都钦佩的弟子阿德勒,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在未来生活中与其他人的一切关系。他又说:父母对孩子过分不切实际的夸奖,为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埋下了深深的心理隐患。父母在和孩子建立关系、维护关系时必然会涉及一些对孩子本人和行为的评价,这些评价就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4~6岁不客观的评价会一直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其一生的苦恼。
举个例子,有两个皮肤特别黑的家长,生了两个皮肤特别黑的小孩,很客观吧。其中之一,可能是对自己的肤色不满意,把火气推给了孩子身上,整天看着这个小黑孩,就说:你呀,真是太黑了,比煤球还黑,难怪别人不搭理你!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我是煤球这个概念,直到青春期,她有一次被人提起她真像个煤球,立即就勾起了她童年时的创伤,压抑了10年之久的切肤之痛再次被唤起,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位,从小就夸孩子,她明知道黑色的皮肤在社会上不太受欢迎,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信心而大加赞赏:黑色是最健康的颜色!宝贝黑得很可爱,是个黑美人!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黑美人这个概念,直到青春期,她依旧以黑美人自居,却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嘲笑,你的自信有理由么?你长这么黑,还那么傲,有病吧?当这些话说给一般人时,大家只不过会难受一阵子。这个女孩由于有黑美人情节,她的自我概念来源于她伟大的母亲,这种现实评价与自身评价的撞击,使她开始怀疑世界,然后怀疑自己,于是陷入痛苦之中。
我敢说,黑美人受到的伤害事实上比黑煤球受到的伤害还要严重,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做父母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在评价方面要做到不乐观、不悲观、最客观。客观的评价才说明你真正了解孩子、懂孩子,甚至是爱孩子,必须知道,客观的评价才会给孩子平衡的心态和安全的未来。至于这个黑煤球或黑美人,我们可以告诉她:孩子,世界上有很多种肤色,我们属于黄种人,皮肤和欧洲人、非洲人不太一样,都是健康的,可能妈妈和你的皮肤有点偏黑,不要因为它而不高兴,其实黑色会显得人比较瘦,这可是咱们的优势啦!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一些优点在不经意间,让他接纳自己的缺点,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优点。这样的客观评价让孩子可以接受,在之后出现心理上的危机时也可以从容面对。你的说法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机制,无形中培养了她的情商。一个事情有两面性,扬长避短就是个体发展之道。
世界和人一样,也是不完美的。让孩子知道这世界上有幸福,也有痛苦;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帮助,也有迫害;有精彩,也有问题。这也是进行情商的培训。突然想起了丑小鸭,虽然兄弟姐妹们对它的丑陋集体攻击,可它的母亲却没有抛弃它,而是鼓励它,你虽然黑些,但是很可爱!之后丑小鸭看到天鹅后,很羡慕他们,却没有嫉妒,因为妈妈早就肯定了它,让它不必自卑。再后来,它成为了白天鹅,它很开心,却没有骄躁,因为妈妈在它年幼的时候就给了它一件无价之宝平和的心态。
小编有话要说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是上帝,他可能也会不小心犯了一个错。作为父母,我们不需要要求孩子做到十全十美,让孩子了解他的优点,也接受他的缺点,这样的孩子才是完美的。
文/勇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