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在线 » 新闻

请为我发明宝贝哭声制止剂

来源:网络 2018年09月06日 13:47   作者:liao


——什么?哭声制止剂?

  我上学的时候,婴儿实验室里贴了一些和婴儿有关的漫画。有一张漫画画着一个大哭的小婴儿,而爸爸拿着一个喷剂喷向婴儿,这个喷剂上写着“哭声制止剂”,标题是:伟大的发明。后来我自己当妈妈了,无数个被宝宝哭声吵醒的夜晚里,我都梦想拿这样的喷剂,往宝宝身上一喷,他就不哭了,然后大家睡个好觉。然而,天底下没有“哭声制止剂”这种产品。

  到底要怎样对待孩子的哭声?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一派是抱派,任何时候,只要孩子哭了,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少哭;另一派是不抱派,他们认为孩子哭了,立刻去抱会宠坏孩子,反而,孩子哭了不急着去抱,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不管是从婴儿心理学的角度,还是我自己当妈妈的亲身体验,我认为,孩子哭了,究竟抱还是不抱,都要看孩子多大了,以及他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下啼哭,所谓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宝宝生下来,只会用哭声表达自己的需要。慢慢地,他们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渐学会用其他声音和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图。通常,我们会把宝宝的哭声看成是宝宝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如果能够认识到哭声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那么,我们就知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区别对待孩子的哭声了。

  第一阶段 0~6个月

  抱抱不要担心宠坏一个小宝宝

  困惑:哭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去抱?会不会把宝宝宠坏了?

  对于新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宝宝的哇哇大哭更难懂,更让人心烦的了。根据研究,到第6个星期,宝宝哭的次数达到高峰,过了3个月后会有所下降。

  小宝宝怎么宠都不为过

  许多研究婴儿的专家都指出,不要担心宠坏一个小婴儿。6个月之前,我们怎么宠宝宝都不会把他们宠坏,因为那个时候,宝宝的思维还没有高级到利用假哭来指使别人。

  刚出生的宝宝,他们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饿了,困了,不舒服了……而父母要对他们的哭声反应迅速——抱、喂奶、查看尿布等等。这些行为消除了宝宝不舒服的因素,并且让他们感到关爱,逐渐建立起对父母的信任,这就是最初的母婴依恋。很多研究观察到,三四个月的婴儿,在饿了的时候放声大哭;当妈妈靠近他们的时候,还没开始喂奶,他们就停止哭了。这说明,在前几个星期里,他们意识到了妈妈的照顾行为。当他们发现妈妈靠近了,就停止了哭声,其实是对妈妈的照顾行为的一种期待。婴儿就是这么通过妈妈迅速、稳定、重复的行为来学习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安全依恋感的建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将来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被宠的宝宝,长大后有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一项经典的追踪婴儿研究发现,0~4个月里,如果爸爸妈妈对婴儿哭声反应迅速,这些婴儿到8~12个月的时候,与那些哭声被忽视的婴儿相比,反而哭得少了。因为,这些婴儿的需求常常能得到迅速满足,他们不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哭泣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到了1岁左右,他们的其他沟通方式发展也比较快,像牙牙儿语和其他手势。这些婴儿,常常和父母有更为良好的依恋关系,将来更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人际关系也比较良好。

  宝宝需要稳定规律的回应

  有些父母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对待孩子:心情好的时候,迅速满足孩子的需要;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忽略他们。有些父母不管是漫不经心也好,刻意不“宠”也好,长时间地忽略孩子的哭声。这些方式都损害了宝宝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因为父母给他们的回应不稳定、不规律,导致宝宝不知道该怎样传达信息和需要才能得到父母的回应。这些孩子,反而更容易哭,而且一旦哭了也不容易被安抚下来。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是焦虑型依恋,会损害他们将来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所以,对待0~6个月小婴儿的哭声,尽量多抱和多安抚。企图通过让宝宝自己哭个够,培养宝宝独立精神,其实是不对的。

  第二阶段 6~18个月

  用一些方法放下怀抱中的宝宝

  困惑 :我家宝宝14个月了,越来越黏我,常常要我抱。如果不抱,就哭得很伤心。我不忍心,只好去抱。可是,如果一刻也不离开她,我什么事情也做不了,而且她越来越重,我都有点抱不动了。

  6个月之后的宝宝,哭声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经过前半年的观察和学习,他们逐渐知道可以利用哭声来召唤父母、获得关注和陪伴。

  会用哭声控制大人咯!

  这个阶段,宝宝哭闹并不全是因为生活上的需要,有时候他们会利用哭声来控制大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通过前半年的练习和声带的发育,他们对哭声的控制更加娴熟,不仅会大哭,还会尖叫,变着调子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阶段,如果宝宝一哭我们就飞速去抱,就会像很多妈妈抱怨的那样,他们会越来越频繁地利用哭来让父母抱。

  主动和宝宝一起玩

  从6个月起,宝宝对周围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手眼协调能力也增强了,对语言的理解也越来越多。当我们发现宝宝有了利用哭声来召唤我们的能力,就要开始注意不要被他们控制,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索。

  这个时候,我们要经常不等宝宝来召唤,就主动和他们一起玩。跟他讲话,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跟他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如果我们能够安排宝宝各种有趣的游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醒着的时候经常有事情可做,那么他们就不会觉得很无聊,而且经常能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会一天到晚让妈妈抱。当宝宝小的时候,多花时间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就会从学着怎么玩,慢慢过渡到怎么自己玩。当他们1岁多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玩一会儿,而不会时刻需要人陪。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慢慢增加宝宝自己玩的时间,让他们慢慢习惯自己玩,到他们十几个月大时,就不会时刻哭着让我们抱。

  父母和孩子的情绪会相互影响

  这个阶段,宝宝的哭声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变化,那就是生理需要方面的哭声逐步减少,而社交需要的哭声逐步上升。比如,需要妈妈关注,陪着玩,哭;妈妈说不能爬到茶几上,不听,哭!随着婴儿会爬会走,这种由于妈妈禁止做危险的事情而表示抗议的哭声越来越多,而且为了表达强烈的情绪,往往是大哭和尖叫。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这些变化要有预期和耐心。

  父母和孩子的情绪是互相影响的,从8个月开始,宝宝逐渐学习到消极情绪,比如,妈妈有时候会生气地说:“不要爬上去!不要拉窗帘!”婴儿对情绪的认识逐渐分化了,并且自己也常体验到挫折和生气,比如,妈妈不允许我干这个或者是我想把瓶子盖打开,可是怎么也打不开!所以这个阶段,妈妈对宝宝要多点耐心,多表达积极的情绪,支持和爱,让孩子常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哭闹。

  做好功课,布置好环境

  这个阶段,对环境的布置也很重要,考虑到宝宝活动能力增强,而且好奇心也很强,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安全的因素。与其常常禁止孩子不能拉窗帘,不如把窗帘挑向两边,让宝宝够不到。与其不让他们去开拉柜子门,不如用柜子门扣把门扣住。这也禁止那也禁止,常常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消极情绪,同时也体验到自己的消极情绪,这样容易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重新布置房间吧,尽可能少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找到宝宝的关注点

  对一些需要禁止的事情,根据宝宝的理解能力,最好使用简洁的指令或者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爸爸妈妈要了解自己的宝宝,最喜欢什么玩具,最喜欢干什么事情,最吸引宝宝注意力的是什么。我记得大宝12个月左右,常常喜欢钻到桌子下面,因为那里有台式机和一堆电缆。我知道他不能抗拒我读书。所以他一钻进去,我就开始拿过一本他的书,大声读起来。他听见了,每次都会噌噌噌爬过来看个究竟。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比强行制止,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哭闹和斥责。

  第三阶段 18~36个月

  不再是会哭的孩子有人抱哦!

  困惑:孩子一点耐心都没有,一个玩具没玩成功,就把东西丢掉,大哭大闹,这样的孩子,是不是性格不好,要怎么办?

  1岁半到2岁,宝宝有了一定的自我意志,可是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自己需要的能力还不够,因此,他们常常遇到挫折,而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度也相当低。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只好大哭大闹来发泄。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指责他们。

  玩具难度在能力范围之内

  首先要注意让宝宝玩在他们发展能力之内的玩具。比如,1岁的孩子,手的精细动作还没怎么发展好,让他们玩普通积木,一个一个往上摞,这个是符合他们的发展程度的。如果让他们玩小块的拼插玩具,要求孩子插,拔,可能就会比较挫折。妈妈常看到的情景是:“啊呀,我家孩子的脾气怎么这么坏啊?一个玩具玩不好就丢了,大哭大闹。”可实际上是,这个玩具不适合宝宝的能力,我们不应该责备他们而应该给他们换合适的玩具。这样可以避免宝宝经受不必要的挫折,让宝宝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我们自己的心情也愉快。

  敏感接收宝宝的求助信号

  另外,在宝宝玩玩具或者游戏的时候,他们因为不知道怎样求助或者不能表达他们需要帮助,所以只能大哭大闹来发泄了。我们要仔细观察,及时觉察到他们的求助信号,在他们感到挫折之前,不着痕迹地帮助他们。或者是在帮助之前,告诉宝宝,妈妈来帮你。帮好了之后,再次强调,下次如果要妈妈帮忙,不用哭,直接告诉妈妈就好了。让孩子有请妈妈帮忙这个概念。

  鼓励宝宝学习表达

  再次,这个年龄段,语言飞速发展。但是,他们还没有习惯使用语言来沟通,我们可以要求他们使用语言。孩子会在和他人沟通不利的时候哭闹,因为他们的心意没有被了解,想要的东西没得到。在宝宝会说话之前,教他们一些婴儿手语,对于他们和他人的沟通很有帮助,能极大地减少他的挫折感。

  3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说很多话了。当他们哭闹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抱,但千万不能屈服,而是平静地要求:请你说话来表达。多做几次,宝宝就知道,哭不能达到目的,只有好好讲话才会得到想要的东西。

  在和同伴交往的时候,我们也要经常提醒宝宝用语言表达。有的宝宝想玩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不说,直接上去就拿。这样,最后可能两个人都哭了。这个时候,要经常提醒他们要讲出来,耐心教他们:“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应该说,请让我玩会儿,好吗?也可以说,等一会儿能不能让我玩?”经过这样训练的小朋友,有要求的时候,会先想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和别的宝宝之间的冲突就少了,和他们相处起来也令人愉快,不会被哭声闹得心烦意乱。

  小提示:

  1岁半到3岁的孩子,有时候会违拗父母的指令,做不允许做的事情。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的哭闹可以忽略。让他们知道,不能干的事情就是不能干,你再怎么哭都没有用。我自己有两个孩子,我的经验是,当他们哭闹的时候,如果不理他们,他们得不到关注,会觉得很无趣,也就自动停止哭闹了。

  ◎文/ 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

0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溯源营销怎么玩?小红书携金领冠力邀超模奶爸金大川共赴超凡之旅
溯源营销怎么玩?小红书携金领冠力邀超模奶爸金大川共赴超凡之旅

2025年盛夏,亲子出游浪潮再一次席卷小红书。随之而来的,是进入白热化阶段的品牌暑期营销突围战。如何在这场爆发式的亲子消费浪潮中,以差...详细

科大讯飞儿童专属交互方案焕新,让AI真正听懂孩子!
科大讯飞儿童专属交互方案焕新,让AI真正听懂孩子!

当下,AI与玩具结合已成为趋势,玩具行业需求稳增,很多企业通过毛茸茸的外壳和萌萌的大眼睛,再加上快速搭建的通用LLM+开源chat+芯片就实...详细

盛夏艺术盛宴正酣,更多精彩轮番登场!锁定尚悦湾,点燃孩子无限可能!
盛夏艺术盛宴正酣,更多精彩轮番登场!锁定尚悦湾,点燃孩子无限可能!

这个夏天,备受瞩目的2025上海青少年儿童美育大会尚悦湾暑期活动已于8月2日在尚悦湾广场璀璨启幕!整个八月,尚悦湾广场一层中庭将持续化身...详细

2025爱婴医院发展大会暨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宣传活动在京召开
2025爱婴医院发展大会暨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宣传活动在京召开

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将每年8月1日-7日确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前,有超过170个国家参与这项全球性的健...详细

本周热门
全新Britax宝得适安全座椅 双面骑士PLUS重磅上市

儿童乘车使用安全座椅是车辆行驶中保护宝宝安全的有效手段。我国已于2021年将儿童安全座椅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随着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详细

双十一再造爆款,佳贝艾特以品类第一姿态实力领航羊奶粉!

2022年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正式落下帷幕,佳贝艾特在此期间一路高歌猛进,持续领航羊奶粉品类销售No.1,再次蝉联全网羊奶粉类目第一以及蝉...详细

喂养新时代,羊奶行业崛起的缩影佳贝艾特用实力力证什么是更好的营养!

一年一度的全民消费狂欢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双十一的婴配粉成绩单中,一直以持续高增速的羊奶粉类目表现尤为亮眼。这其中,作为引领羊奶这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