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朱慧慧,28岁,阜宁东方爱婴早教机构负责人。
【上榜理由】 一个学心理学的80后女孩,刚步入到教育行业,因为一次见习机会,发现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后,便回到家乡创办了东方爱婴早教机构。
【创业感言】 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应该坚持下去,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朱慧慧正在“上课”
通过见习,她萌生创业念头
中国江苏网10月9日讯 2009年,朱慧慧从盐城师范学院心理学专业毕业后,考入潍坊医学院继续攻读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三那年,她跟着导师在潍坊教育局下属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做兼职见习老师。通过这段时间和孩子们的零距离接触,她渐渐地觉得早教对于幼儿成长的影响很大。
朱慧慧发现,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出的孩子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老师或家长的一些不当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早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朱慧慧说,她觉得家乡的早教机构不是很多,便萌生了开设早教机构这一想法。
“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早期教育不容忽视,养成好的习惯和礼仪得从娃娃抓起。早教注重孩子的大脑开发和智力培养,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人格性情的培养。”学习了7年心理学的朱慧慧对幼儿心理颇有研究,她很看好早教这个行业,并于去年夏天回家乡阜宁筹办东方爱婴早教机构。
遇到困难,她寻找突破口
在创办早教中心的过程中,朱慧慧遇到的最大困难,则是早教中心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教育理念的矛盾。她认为,在传统思维中只有“老师教、孩子学”才是学习,而忽略了孩子自学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她感受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比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要困难得多。
朱慧慧坦言:“对于早教,部分家长确实存在不少误区,认为找到一家好的早教机构后便能万事大吉。其实孩子在早教中心的时间非常有限,早教最好的机构还是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一家早教机构能代替父母对孩子那种贴心贴意的教育,但问题是大多数父母都不是早教专家,因此,父母跟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尤为重要。”
仅仅在“课堂”上唱几首歌,做几个游戏是不行的,要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尽可能多举行活动成了朱慧慧教育理念的一个重点。组织宝宝自己动手做糕点,开展户外亲子活动……给孩子创造各种各样展示自我、改变自我的机会,也给家长创造更多的和平常不同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坚持不懈,她已成功运营
经过一番筹办,去年12月,倾注了朱慧慧心血的东方爱婴阜宁中心试营业。
起初朱慧慧认为,阜宁有那么多的孩子,市场前景应该不错。然而没想到的是,现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学生名额一直没有增长,心中的预想和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她是个不肯轻易认输的人。冷静下来,朱慧慧做了理智的分析,她想到,早教不像开饭店,它是一个长期性的产业,效益短时间内不会凸现,需要一个过程。她又坚持走了下去,一直到现在。
“从试营业到正式营业来看有发展空间。”朱慧慧说,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来报名的人数不到30人,而正式开业几个月后,已经有会员六十多人了,这对于一家刚开的早教机构来说,人数也不算少了。创办早教机构以来,朱慧慧除了一开始从家里拿了部分资金外,正式运营几个月来,没再向家里要钱,都是用自己挣的钱来进行周转。
编辑: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