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上山砍柴。天色渐渐暗下来时,他砍了很多柴,心里非常高兴,背着柴哼着小曲往家赶。
回到家,这个人忽然发现斧子找不着了。他寻思:斧子落在哪儿了?天都黑了,上哪儿去找呀!他转念一想,又摇着头自言自语道:不会,不会,我这么细心的人,从来没丢过东西,怎么可能把常用的斧子弄丢了!唉,没有了斧子,拿什么砍柴呢?他急得在屋里转圈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突然,一拍脑门儿,喊道:一定是有人偷了我的斧子!他抱着脑袋想了又想,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他的斧子,因为邻居的儿子也上山砍柴了,而且就在他的不远处砍柴。
没有了斧子,砍不了柴,这个人就把时间都用来观察邻居的儿子。邻居的儿子在前面走,他就躲在树后面偷偷地看,边看边想:走得快,还不稳当,像偷了斧子的。邻居的儿子从他家门前经过,他从门缝儿偷偷看着,边看边想:神色这么慌张,更像偷了斧子的。光这么看还不行,当邻居的儿子和别人说话时,他就在旁边偷偷地听,边听边想:说话时结结巴巴,太像偷了斧子的。总之,不管邻居的儿子说什么、做什么,哪一点在他看来都像偷了斧子的。
不久,这个人意外地找到了丢失的斧子。原来,那天他急急忙忙地往家赶,斧子就掉了出来。找到了斧子,他可高兴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人觉得邻居的儿子的言行举止等等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正常,走路、神色、说话哪一点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文/佚名
编辑常慧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