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总以为,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吃喝睡,只要每天给他(她)足够的吃、睡的时间就好。偶尔朋友来往聊天,也是当着孩子面肆无惮忌开玩笑,总以为,宝宝还小,不懂……
其实,宝宝都懂。嘴上也许因为还没长大,还不能说太多话,但是其实,婴儿在早期,虽然能说的话不多,听觉是很灵敏的。而孩子在不同时期,因为能表达的不多,对外界也是充满期待和恐惧的。
那不同时期,宝宝心里的恐惧和好奇有哪些区别呢?让小米为你一一解开吧。
1-6个月:
婴儿在早期,因为能表达的不多,相比之下,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孩子们天生都害怕巨大的奇怪的声音。偶尔一两次的刺激,还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太多次就有影响了。因此,在婴儿哭泣时,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避免连续让宝宝听到令他们恐惧的噪音。
6-9个月:
婴儿小的时候,对熟人比较有依赖性,相反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因此,在这一时期, 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接触保持警惕性,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较安全的环境。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
同时,婴儿还会对高度产生恐惧。因为婴儿在这时已经对高度产生感知。不过,随着婴儿年龄地增长,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 种恐惧会慢慢消失。
12-24个月:
这时候因为孩子比较大了,相处时的感知能力比之前强烈。一旦与父母亲分开,那这时候产生的孤单和焦虑感是最强烈清晰的。所以可以的话,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让孩子建立信任的感觉哦。
2岁后:
在进入第二年后,孩子对外界的恐惧会变得更为具体化。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会在因为心里的求知欲和好奇,反而增添多几分的幻想和恐惧,比如独处、黑暗、死亡、及遇到坏人等。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和幻想会大概维持到四五岁,之后开始下降。
这些是宝宝比较小的时候心里经历的恐惧的过程,另外还有一些恐惧是不分年龄阶段的,也同样需要父母留意。大概有哪些呢?
1、父母吵架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小,吵架的时候对孩子没影响不重要,但是恰恰,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以及成长的作用,也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夫妻间争吵不休,或者感情不合,这样会使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或者压抑的状态,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记得小时候,父母总是吵架,每次吵架,我和弟弟都害怕的躲起来,长大后偶尔想起来心理还是有阴影!
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还需要父母双方的努力。
2、轻易发脾气、责备孩子
孩子还小,总有做错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随便就发脾气,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批评也要分地点,更有甚者,在人多的地方或大街上,当着外人的面,随便就指责,其实孩子小时候是很敏感的,这在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和父母逐步疏远。
一个好的家庭,应该是有爱的、轻松的、充满乐趣的。好的环境,也有利于孩子塑造活泼开朗的性格,希望各位家长,都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让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