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你会想!植物有鼻子?想一起探索吗?别着急,继续往下看!
人类之所以赖以生存,生生不息,是因为植物赋予了人类延绵不断的生命。
理解和了解是对植物最大的回馈,也是对植物最好的认识。
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生活的大地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如果没有植物,我们就看不到活蹦乱跳的动物,也不会有我们的存在。
如果没有植物,我们的地球就犹如宇宙之中水星和火星一样没有生命的星球。
今天是植物非常幸运的时刻,它们有幸被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郭晓荣老师邀请来到昆明市二幼莲花分园植物科普课堂,让孩子们去了解它们,也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大自然,认识植物,激发他们对自然的了解和保护。
白菜、树叶、三叶草非常荣幸的来到科普课堂,让孩子们认真的去了解它们;这让它们感觉到荣幸之至,无比光荣。
来到科普课堂,它们安静的被放置在讲桌的旁边,一边看着陆陆续续进来的孩子,一边盯着身旁的显微镜。它们知道大自然正在被破坏,所以这次使命尤为重要。不管是人类想如何了解他们,也心甘情愿鞠躬尽瘁。
孩子们有序乖巧的坐下,郭老师便拿起树叶和一株三叶草,温和的说:“同学们,首先你们看老师手上的树叶,那么老师现再提出一个问题,它们有鼻子吗?”
郭老师话音一落,目光留停在孩子们的身上,发现孩子们纷纷摇头片刻,而也就是这一瞬间,孩子们的脑海中瞬间被激励起了一抹对植物有没有鼻子好奇感,于是纷纷说起来。
“植物有鼻子吗?”
“植物怎么会有鼻子呢?”
“老师,植物没有鼻子,如果有鼻子,我们怎么会看不见呢?”孩子们纷纷说道。
郭老师微微一笑,和蔼可亲的说:“同学们,看来你们都认为植物没有鼻子,其实植物是有鼻子的,在科学上,叫气孔!只是我们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他们的鼻子,我们人呢,有一个鼻子,两个孔!那植物为什么有很多的鼻子?”
小朋友李苜梓说:“会喘气的‘鼻子’越多植物活的就越久,所以就有很多个”!
但是其他同学们更是好奇了,植物怎么会有鼻子?他们怎么就看不见呢?于是,一个小朋友举手提问:“老师,植物怎么会有鼻子,那怎么看不到呢?”
“这位同学问得很好,接下来老师就让大家看看植物的鼻子是什么样的!”接着,郭老师拿起一瓶透明的指甲油,展示在孩子们的跟前,说:“这是一瓶透明的指甲油,老师将它涂抹在叶子上,然后利用夹子取出涂抹部分,最后放置在载玻片上!”
郭老师一边说,一边操作,整个过程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郭老师也觉得孩子们所看到的世界,和大人看到的世界大不同,虽然很单纯,很搞笑,但却说明小朋友善于动脑,探索有趣的世界。
标本制作好之后,调制好显微镜,郭老师便让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观望植物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
“老师,我看到植物的鼻子在额头上,有一点像眼睛!”
“老师,我看到了鼻子,就好像小芝麻一样,好可爱!”
“咦!这就是植物的鼻子,和我们的不一样,我看到了好多的鼻子,长得好奇怪!”
孩子们看到的鼻子,是这样的:像小眼睛、小芝麻、小嘴巴、小颗粒、瓜子。
大人们看到的鼻子,是这样的: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修长、香蕉形。
而小编看到的鼻子,是这样的:像一条没有毛的虫子。
孩子们看到的植物鼻子,虽然和大人看到的一样,但想到的东西却是千奇百怪。大人看完或许就结束了,并不会感觉到好奇,而孩子们看完却有了各种看法和观点,或许这也是很多大人已经丢掉的东西。要是大人面对孩子们提出的古怪问题,大人应该怎么去解答呢?如何引导?
·····
小朋友们看完之后,李苜梓忍不住的开始提问:“老师,每一片的叶子里面,鼻子一样多吗?”
面对小朋友的提问,郭老师感觉很高兴,这说明小朋友已经开始自主的思考问题,欣慰的回答道:“同学,植物的鼻子数量是根据生长的环境决定的,阳光充足的地方,需要的鼻子就越多,这样才能让植物工厂开始工作,植物体积越大,需要的鼻子数量越多。也就是说,植物的鼻子数量受环境的影响。”
“老师,湖北的植物有鼻孔吗?”
“老师,东边的植物有没有鼻孔?”
“老师,热带有植物的鼻子吗?”
“老师,植物和我们一样有生命吗?”
面对小朋友稀奇古怪的问题,郭老师认真的做出了解答;小朋友们的问题,或许让大人感觉很幼稚,然而作为家长,应该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并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从原生态的角度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应该去给孩子们灌输我们以为是正确的东西,如此才能让孩子深度思考问题。不是已经有了1+1不等于2的命题存在吗?
这时候课堂上的气氛提升到一个维度,小朋友们积极提出问题,开动脑筋,一个很聪明的小朋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植物的鼻子有什么用呢?不呼吸会不会死呢?”
“植物的鼻子和我们人的鼻子一样,是很重要的,它是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小朋友可以想想,要是感冒,鼻子会很堵,会感到不舒服的,所以植物的鼻子有灰尘,也会不舒服的。”郭老师回答道:“那接下来,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植物的鼻子是长在叶子的正面,还是反面呢?”
这个问题,小朋友积极思考,郭老师发现支持植物鼻子在正面的小朋友很多,而反面的则是少数,当郭老师说植物的鼻子在反面的时候,回答正确的小朋友做出了剪刀手,表示很高兴。
植物的鼻子(气孔)之所以大部分在背面,也是因为可以避免下雨天被雨水堵塞,同时将叶绿素大部分提到表皮组织。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加工处理后释放氧气,这才让有植物的地方,早晨的空气异常清新。
本期开展的《植物有鼻子吗?》课程,让小朋友们产生了对植物的好奇和探索的心理,让小朋友了解自然,了解植物,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
而家长,应该让孩子的思维不受所谓正确答案的约束,不应该用成人的思想束缚孩子的思维,应该让孩子积极去思考,积极去摸索;孩子的世界很奇妙,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或许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小孩子看到事物和我们的一样,他们却有不同的看法?
另外,对植物课程有兴趣的家长,希望孩子了解自然,了解植物,从小就做一名小小科学家,可以多多关注彩虹家园的植物课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