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妈妈的饮食十分重要。一则,要逐步补偿妊娠、分娩时所耗损的营养素储备,促进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还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如果哺乳妈妈蛋白质和能量处于不足或边缘缺乏状态,则会影响泌乳量和乳汁中的营养素水平。
通常情况下,营养良好的妈妈,每天泌乳量在800ml以上;当哺乳妈妈吃的少,能量摄入不足时,可使泌乳量减少到正常的40%~50%;一般营养较差的乳母产后前6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500ml~700ml,后6个月每日约为400ml~600ml;严重营养不良乳母的泌乳量可降低到每天100ml~200ml,甚至可能完全终止泌乳。
因此,应根据哺乳期的生理特点及乳汁分泌的需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足的饮食供给。到底哺乳妈妈应当怎么吃呢?
首先: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摄入量,补充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根据2013年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得知乳母每天所需蛋白质为25g。如何补充呢,每天吃75克肉,75克鱼,1个蛋,半块水豆腐,再加上2杯牛奶和300克主食,足够满足需要,无需用蛋白粉之类,也不需要顿顿大鱼大肉。
铁:如果失血多,红肉或动物内脏可帮助补铁。如果新妈妈是素食主义者,可以用黑芝麻、花生、红小豆、黑豆、各种坚果、干枣、桂圆、葡萄干等植物性食品打成糊糊喝,帮助补充铁和蛋白质。同时要多吃蔬菜和水果,最好能服用维生素C片,因为补充维生素C可以促进植物性铁的吸收。
其次:适当增加奶类摄入量,多喝汤水
如果膳食中钙摄入量不能满足需求,妈妈就要把自己骨头里的钙抽出来供应给宝宝,妈妈可能因缺钙而易患骨质软化症,出现腰酸腿痛、肌肉痉挛等症状,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或软化等症状。
奶类:奶类含钙量高,易于吸收利用,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如果对牛奶没有不良反应,哺乳妈妈每天宜喝2杯热牛奶,月子之后可以喝酸奶,再加上水豆腐、坚果和绿叶蔬菜,能补充足够的钙。也可以服用成年人用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增补剂,按说明每日1-2粒,记得一定要进餐时服用才好吸收利用。此外,妈妈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或多做户外活动来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
哺乳妈妈每天摄入的水量和乳汁分泌量密切相关,需要消耗大量水分,故对汤水的需求也高于普通人,因此妈妈多喝一些汤有助于乳汁分泌的。
汤水:哺乳妈妈泌乳每天要比平日多喝3-4杯水、牛奶、豆浆或汤,补充哺乳需要的水分。但是要记得,撇去浓汤上面的那层油,否则肥肉会长在妈妈身上,乳脂增加后宝宝也容易肥胖。
第三、食物多样不过量
很多哺乳妈妈在产褥期饮食单调,大量进食鸡蛋等动物性食品,粗杂粮、蔬菜水果很少食用。应该纠正这种食物选择和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保证食材充足多样而不过量。此外,月子里运动少,更要注意多吃蔬菜和杂粮,避免纤维太少发生便秘,不能顿顿白米饭+鱼肉蛋。
粗杂粮和蔬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妈妈的食物中缺乏水溶性的维生素,乳汁的含量也会下降,比如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不要担心喝杂粮粥影响哺乳,实际上杂粮中的丰富维生素B1还有利于泌乳呢。过去北方人喝小米粥,很有科学道理,因为小米里的维生素B1和铁的含量远远高于精白大米,正是产妇所需要的。
如果身体不算瘦弱,则不需要增加脂肪供应,因为怀孕时身体已经存了几公斤的脂肪,准备在哺乳的时候用上。如果产后体重超标很多,更要注意选择清淡少油的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炒,多用蒸、煮、炖、拌的烹调方法,少吃油腻食物,哺乳就有减肥的作用。只是要记得,可以少油,但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减少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