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今天闭幕,会议决定: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既然二胎政策已出,那么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生“二胎”问题呢?“二胎”到底该不该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想生二胎的四大理由
1
给孩子找个伴 独生子女太孤单了
一项题为“80年代独生子女的孤独与亲情”,有6007名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参加的调查显示,61.3%的人认为,与以前那种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传统家庭模式相比,独生子女更孤独寂寞,幸福与哀伤很难与人分享;66.9%的人希望或曾经希望家庭中有兄弟姐妹能与自己做伴。可能正是因为对孤独深有体会,46.1%的人表示,自己想生两个孩子。
2
为减轻子女养老压力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只生育一个孩子,将来他们年老时,这个孩子将面临照顾2位低龄老人(第一代独生子女)及4位高龄老人(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
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也面临着严峻的养育风险。独生子女一旦遇到夭折、伤残等意外,对于父母特别是年岁较大不能再生育的父母,将构成毁灭性打击。
3
多几个子孙后代,晚年会过的更有滋有味
几千年来,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家庭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并逐渐积淀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生育观,传统的家庭观念崇尚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满足于“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在传统的大家庭里,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并维系家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尊老敬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宗族观念。
所以生二胎,将来孩子的孩子就可以让自己带,自己做老人家可以有时间抱抱孙子,带带小孩,解解寂寞,让晚年过得有滋有味。
4
生个一男一女,凑个“好”字
在表示愿“生二胎”的人群中,希望生“一男一女”的比例超过六成七,对性别无所谓的则为三成一。其实生男生女不是说想就可以的,就像谢霆锋张柏芝夫妇第二胎经鉴别还是个男孩,尽管张柏芝很想生个女孩。也有不少传统的家庭重男轻女,第一胎生女孩的情况下,利用生二胎的政策,再博一博想生个男孩。
对二胎说“不”的四大理由
1
经济负担太重了
如今养个孩子真不容易,什么地方都得用钱,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
现在的生活压力,大到前所未有的想像范围,所以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二胎的打算最好是免谈的。要给就给孩子最好的,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人尚且有梦想有追求,又何况孩子呢。
2
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一个孩子的培养上
相信每个妈妈都是一样的,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全给孩子,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从不同意家里两个孩子什么时候都能“一碗水端平”的说法。个别时候总是会让其中一个孩子受点儿小委曲的。
全心全意的爱不等于溺爱,想全心全意的爱一个孩子,就杜绝要二胎的想法。
3
一个小孩都难搞,两个小孩打起架没法收拾
生个二胎是为了让大的这个有个伴,可有谁知道大的这个到底能不能接受?想想,在没有小的那个之前,他(她)独自一人享受着父母亲人所有的爱,而突然再来一个分享这份爱,他(她)的心理会不会平衡?
两个小孩肯定要抢玩具、吵架、打架。如果来个弟弟或妹妹天天相见,那是不是也会天天上演这种戏?那可真是烦恼啊!
4
再生一个 公司就炒我鱿鱼了
现在女性几乎都是职业女性,面对社会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很多公司和老板对怀孕的员工都觉得是个负担,几乎大半年都无法正常工作,但却要支付法定工资,所以会想很多办法刁难怀孕的员工甚至迫使她辞职。
而一些女性原本具有大好发展事业的机会便会错过和流失掉!原本可以加薪晋级的机会也不得不搁浅一旁。如果不生育二胎,想必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去学习,去钻研,少走弯路,少吃苦受累。生活、工作也会增添更多信心和情趣!
对于 35 岁以上的大龄夫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总地来说,大龄生二胎有四个难关要闯:
怀孕难;
流产易;
出生缺陷多;
大出血风险高。
所以,计划生二胎的大龄父母们要有面对坏消息的准备。
难关一:怀孕难
35 岁以上女性怀孕几率会开始下降,一年的累积受孕几率大概为 75%。所以,35 岁以上想要怀孕的女性,在经过 6 个月的积极尝试后还没有怀孕的话,就应该去咨询生殖专业医生了。
40 岁以上的女性怀孕能力会急剧下降,一年的累积受孕几率大概为 40%~50%。这个年龄的女性,即使是做试管婴儿(IVF),每次怀孕率也只有 10%。这是由于 40 岁以上女性的卵巢内,正常卵细胞数量大大减少了。因此 40 岁以上希望怀孕的女性,在尝试 3 个月后还没有怀孕的话,就应该寻求生殖专业医生的帮助。
对于超过 45 岁的女性,怀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受孕的几率不到 1%。因为超过 45 岁的女性,几乎所有的剩余卵子都是基因异常的。那些 45 岁以上成功怀孕的案例几乎都是捐赠卵子的结果。
难关二:流产易
在整个人群中,流产率为 15% 左右,随着年龄的上升,流产率逐渐升高。
在 35 岁时怀孕,流产率为 25% 左右;
在 40 岁时怀孕,流产率为 35% 左右;
在 45 岁时怀孕,流产率已经高达 50%~60% 左右。
大龄怀孕流产的最主要原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所以通常情况下,保胎治疗没有意义,无法阻止流产的发生。
难关三:出生缺陷多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卵子的质量也在下降,受精卵出问题的概率也明显上升。
胎儿发生相关出生缺陷风险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难关四:大出血风险高
顺产的优点很多,如损伤小、恢复快等。第一胎顺产的女性相较于第一胎剖宫产的女性,生第二胎时大出血的风险要小很多。因此,这里提到的大出血风险,主要针对的是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女性。
在中国,没有任何官方发布的剖宫产率,根据 WHO 在中国三个省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剖宫产率为 46.2%。据此分析,在大城市剖宫产率要高于 50%。
也就是说,二胎怀孕的女性中,有近一半的人是有剖宫产史的。这些女性的胎盘一旦种植在子宫下段切口处,就会成为所谓的「凶险性前置胎盘」。
一想到这些「定时炸弹」,产科医生们就睡不好觉。因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概率很高,严重的患者需要切除子宫,个别情况甚至会导致孕产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