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带的孩子,穿得大多比较多。很多老年人喜欢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孩子衣服是不是够,以为手摸上去凉凉的,就给孩子加衣服,结果捂过度了。
无论什么季节,都应给宝宝选择穿棉、真丝或麻质,吸汗而不刺激肌肤的衣服。过紧、过厚的衣裤会限制宝宝的运动和发育,不利于排汗、透气,穿得太多,好动的宝宝都容易出汗,遇到凉风就容易伤风感冒。
很多家长有‘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的想法,这其实是误区。
其实,一般来说,孩子穿衣件数和大人一致或比大人少一件就可以了。
判断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多,有两种办法:
第一,摸孩子的锁骨,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
第二,摸后背,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说明衣服穿太多了,应该及时减衣。
当然了,各国观念不同,要我们的孩子像外国的孩子那样冬天穿条短裤,确实很难做到。
给大家参考一下:一位儿科医生用了三个月时间,总结出小孩“穿衣公式”。这是她在她女儿身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她随身带一个温度计,记录当天气温几度、女儿感冒时穿了什么衣服、出汗时穿了什么衣服、室内温度多少、室外温度多少。
经过3个月的实践总结,得出结论:气温加上衣服所能增加的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动一动就出汗。
根据测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厚羽绒服9℃,薄款羽绒服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是1℃。
本文作者:郭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