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你们夫妻俩的,怎么养是你们的事,我就给你打打副手、我都把你拉扯那么大了,你的娃娃我才不管呢……千万别被老人家冷漠的态度给骗了,她们真的只是说说,孩子生出来之后,她们比谁都紧张,事无大小无不过问,无不干扰。怀孕期间看了十多本育儿书,听了十多个育儿讲座,到头来被婆婆和妈妈一一过滤,几乎全然否定。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事实证明,婆婆妈妈的所谓老经验、老传统,分明就是作死,就是折腾!
1、过早把屎把尿
宝宝刚出生,又是吃母乳,大小便次数特别多,用老人的话就是买纸尿裤都买穷了。于是,宝宝还没满月,好多老年人就开始给宝宝把尿:让宝宝早点习惯把尿,以后就能早点学会自己尿。美其名曰: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见过谁出问题。
【正确方法】现代育儿理念流派多得数不清,但在给宝宝把屎把尿这一点上意见却是惊人的一致。孩子2岁半以前膀胱发育不好,这时强迫把尿有悖生长发育规律。过早过多地给宝宝把尿,对宝宝的括约肌发育不利,容易引发痔疮和脱肛。加上宝宝脊椎发育未完善,把尿时把宝宝身体竖直,会对脊椎造成伤害。家人给宝宝把屎把尿,主要是怕浪费纸尿裤,怕经常换洗尿布。养儿育女本就是费钱费力的,为节省那么一点金钱和时间,给宝宝带来伤害,精打细算的长辈自己算一算,这划算不划算?
2、与父母同睡
好多新手妈妈都给宝宝添置了婴儿床,放在大床旁。可好多婆婆和妈妈一致认为,宝宝刚出生,要让他多近近人气,跟父母同睡,以后宝宝也会跟父母更亲近。
【正确方法】成人睡觉呼吸时会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呼出大量废气。而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耗氧量也是很大的,和父母同睡,距离过近,会导致宝宝睡眠时缺氧,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若父母睡太沉,很容易在翻身的时候压到宝宝,或者不小心用被子或胳膊蒙住宝宝的口鼻造成窒息。让宝宝与父母同睡,无疑是将两颗定时炸弹放在宝宝身边。
3、过早添加辅食
还有些婆婆和妈妈特别爱跟别人比,听说楼下奶奶两个月大的小孙女开始喝粥喝米汤了,就想着回家也要给孙子加辅食。也不管宝宝到没到加辅食的阶段,要知道加辅食至少得等到四个月。可婆婆妈妈的道理是,给孙子喝点米汤好长个。
【正确方法】4-6个月前,宝宝的肠道发育尚未成熟,消化酶很少,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出现明显的消化不良,例如腹泻、便秘、大便发绿、大便里有食物颗粒等。此外,小宝宝肠道屏蔽作用发育得不好,辅食中大的蛋白分子能够进入肠道,能够被吸收,这时就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现象。"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在育儿领域也是适用的,养娃,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
4、嚼碎喂食
宝宝八个月开始吃烂饭,可刚开始咀嚼能力还不强,总是嚼不烂就吞了,一是怕被噎到,二是怕直接吐出来。好多婆婆妈妈都爱用一个妙计,就是自己把饭嚼烂了再喂给宝宝吃。理由是:我身体好着呢,没病没痛的,怕什么?
【正确方法】很多人以为身体没生病,口腔里就没有细菌,但其实唾液里的细菌一直都在,而且种类和数量都特别多。宝宝的肠胃本身就比大人娇弱,嚼碎喂食很容易将大人口腔里的细菌带到宝宝的身体里,造成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可就小编的经验看来,嚼碎喂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估计这些家长是把宝宝当成是小鸟小猫了吧。
5、穿太多、发烧捂汗
好多婆婆妈妈给宝宝穿得永远比大人多,盖得比大人厚。出个门还千叮万嘱,孩子抵抗力弱,记得给他多穿点。大热天也要在短袖外套件小背心。这都不算什么,还有些宝宝发烧,眼看都39度了,还不让宝宝去医院,说什么娃娃不舒服就别折腾了,穿件厚衣服发发汗,马上就好了。还有五六月的天,裹着一件大棉袄。
【正确方法】跟长辈们的传统观念恰好相反,给宝宝穿衣最科学的方法是:宝宝比大人少穿一件。宝宝的热量远远比大人大,穿太多太厚会让宝宝体温上身造成不适。晚上盖太厚的被子,也会影响宝宝呼吸,让宝宝睡不安稳。而发烧捂汗的方法更是大错特错。孩子发烧,体温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想办法给宝宝降温,如果还要穿多点盖厚点,体温岂不是进一步上升?那不出现高热惊厥才怪呢!长辈不听劝,建议粑粑麻麻给长辈科普一下高热惊厥的危害,一定有效果。
6、阻止吃手
宝宝两三个月开始就特别爱吃手,还吃得津津有味。这是宝宝口欲敏感期的正常表现,可婆婆妈妈不同意了,认为不卫生,一看见宝宝吃手就把他手拉下来,还恐吓宝宝,再吃要打手手。
【正确方法】两三个月大的宝宝喜欢吃手是正常的,这是宝宝智力发育的一大进步。宝宝会吃手,证明宝宝"发现"自己的双手了,并且懂得拿自己的双手当玩具了。宝宝吃手、吃玩具,这都是宝宝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满足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所以,宝宝吃手大人千万别阻止,他以后能力越来越强了,自然而然就会寻找其他乐子,不再吃手了。嫌不卫生?那就多给宝宝擦手洗手!
7、过早站立、走路
好多婆婆妈妈在宝宝10个月的时候,就训练宝宝站立和走路,有时候宝宝明显是站累了,一个劲往大人身上扑,还坚持让宝宝多练习。还说娃娃早点学走,大人也轻松,不用一天到晚抱。
【正确方法】宝宝学站学走真的不需要刻意教,随着宝宝探索的欲望增强,探索的范围增大,宝宝为了看到拿到更多的东西,他们自会努力站起来。反而宝宝若过早站立和走路,可能对宝宝腿部骨骼造成压力,应该适当"阻止"。什么时候适合站立和走路,每个宝宝情况不一样,最好请儿科医生检查后确定。一般来说,宝宝一岁至一岁半会独立行走都是很正常的,而缺钙、较胖的孩子一般不建议太早站立和行走,否则容易损伤腿部骨骼和肌肉,导致腿部变形。
8、晚上叫醒吃奶
宝宝吃母乳容易饿,6个月前晚上都要哭闹找吃的。后来,宝宝慢慢地就自己断夜奶了。可好多婆婆妈妈却认为这么小的娃娃晚上不吃奶怎么行?于量每天晚上定时定点的起来给宝宝喂奶。
【正确方法】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是人的本能,也是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能够自行断夜奶真是件极好的事,能够睡整觉有利于宝宝的脑部发育。所以,不用担心宝宝晚上不吃奶会饿,频繁半夜叫醒宝宝,很容易打扰宝宝的睡眠规律,把宝宝变成夜猫子,受苦的不仅是宝宝,大人也睡不好。
9、喝凉茶
有些婆婆妈妈看见宝宝的舌苔白白的,有些眼屎,就着急说上火了,于是熬了些茅根水给宝宝下火。
【正确方法】"喝凉茶"几乎可以成为南方人的"专利",身体一出现点小不适,往往都会认为是上火,而老一辈的人婆婆妈妈十个有八个认为自己是去火小能手,随便抓点中草药熬好就喝。然而,话可以乱说,药可不能乱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即使同为上火,也有不同类型,吃的下火药也不一样,老一辈凭经验乱给宝宝吃药是很危险的事。更何况宝宝还小,即使药是对的,用量错了也是危险。
10、用爽身粉
夏天宝宝容易长痱子,脖子的皱褶处红了一片。宝宝全身痒,睡都睡不好。婆婆妈妈就给宝宝抹爽身粉,说保持干爽就好了,殊不知痱子不但不见好,还有些地方破皮了!要知道爽身粉抹多了会堵塞毛孔,反而让痱子更严重。
【正确方法】治疗痱子要保持干爽,其实也没错,但用爽身粉保持干爽却不是个好主意。爽身粉除了容易堵塞毛孔,若被宝宝的口鼻吸入体内,其所含的铅还会危害宝宝的神经、造血系统和消化系统,影响宝宝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尤其是女宝宝,下体部位更不能用爽身粉。
年轻妈妈和老一辈的育儿观念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主要矛盾,可是,妈妈们要记住,传统不一定科学,经验不一定正确,宝宝怎么教怎么养,当妈的有绝对的决定权。所以,如果你能够确定婆婆妈妈的育儿经是错误的,务必想办法制止她们,这是为宝宝好,妈妈别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