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有一个菜是煮花生,大宝喜欢吃,花生比较嫩,孩子不好剥皮,所以大家都吃完了,她还在那儿吃。妹妹要睡觉了,我带二宝回屋里睡觉,爸爸收拾刷碗,爸爸认为大家已经吃完了,应该收拾干净,所以把花生也收拾了,大宝想吃,爸爸也没给拿。孩子哭着回屋说:“妈妈,我还想吃花生。”我说,都收拾了,晚上再吃吧。”大宝说:“饿,没吃饱。”那就让爸爸给你拿3个,孩子说,爸爸不给拿。我说:“不是爸爸不给拿吧,你是不哭着说的。”孩子说:“是。”我说:“那肯定爸爸没听清楚吧,你哭着和妈妈说,妈妈试试听见吗?”孩子没演示,笑了,我说,:“你要吃3个还是5个?”孩子說5个。等二宝吃完奶,我去冰箱,找花生,想想还的维护爸爸的威信。我说:“爸爸把花生收起来了,碗都收拾了,我们要尊重爸爸的劳动成果啊。我们晚上再吃,我们补别的水果吧,补6个葡萄,可以吗?”孩子说:“好吧。”拿了6个葡萄去吃。
孩子吃花生吃的正起劲,突然让爸爸收了,心理不高兴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孩子哭,需要把情绪流出来。作为妈妈,应该理解孩子。当孩子被理解了,后续采用什么方式,孩子都能接受。
我和老公来自不同的家庭,虽然观点大部分一致,但是在细节上,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无论爸爸还是爷爷的做法,我都理解他们,但是我也需要理解孩子。所以,无论,爷爷还是爸爸,我都会,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化解,不能让孩子把情绪发泄在爸爸或者爷爷身上,让孩子理解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所以,每次和爸爸或者爷爷发生冲突后,只要我一化解,孩子去和他们玩了,不再想刚刚发生的事情,孩子被理解了,不会无理取闹,这就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