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望,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没有希望,这也是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的一个信念。先说一下实验,心理学的实验人员把一些狼狗围起来,这些狼狗能够从1.8米的栏杆跳出来。过一段时间等狼狗一有机会跳的时候,实验人员就把栏杆调高一点,调了2.1米。这些狼狗因为饥饿,又可以从2.1米的栏杆跳出来。然后实验人员又把狼狗饿了几天,把栏杆调的更高,调到2.8米。
然后实验人员又把狼狗饿了几天,把栏杆调的更高,调到2.8米,那么不管这些狼狗怎么跳都跳不出来。当然这些狼狗没有放弃,还是使劲的来回跳。后来跳不过去的时候,就在那里呜呜的叫。等到第八次过后,这些狼狗不管你怎么用电击或者不管用什么方法,它都不再也不跳了,因为在它的心里感觉是没有希望跳出去的。后来实验人员把这个再次调回1.8米的时候,那么这些狼狗也不跳了;然后栏杆调到1.2米的时候,狼狗还是不跳了。
通过这个实验就是在狼狗的心中,它感觉不它怎么跳,怎么努力,也跳不出这个栏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性质性的信念——没有希望(无望)。当动物或者人类一旦看到没有希望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无所谓的状态,就再也不想动了。大家会看到很多孩子,因为被父母要求很高,总是要求要考第一,要做最棒的,要做最完美的孩子,那么孩子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形象,那么他就再也没有跳动的希望和可能了,最后就出现这种现象:大家会看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走向极端路线,或者说没有能量,破罐子破摔的那种情况,这些都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这样孩子就产生了无望的这种心理。
所以家长给孩子最好的要求是:多赞美少批评,降低你的期望,用孩子最擅长和最适合他的这种方式去成长,而不要把你所谓的期望和梦想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一旦长久的对孩子过高的要求,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无望这种信念,这样对孩子一辈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包括孩子长大过后感觉到人生无望,一旦产生这种无望就会出现这种破罐子破摔的那种不太好的形象和行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