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肠道内生存的庞大细菌群体(即肠道菌群)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密切相关,甚至会扰乱人的神经系统,影响人的寿命长短。
肠道里的细菌从何而来?
肠道菌群并非与生俱来,它们实际上是“外来户”,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分两次给的!
第一次:顺产出生时,从母亲阴道和粪便中获得。
科学家是这么解释的,顺产提供了婴儿肠道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不是从阴道,而是依靠粪口途径。粪口途径,当然就是妈妈的便便到宝宝的口腔、呼吸道等器官。
第二次:时间比较长,是在母乳喂养过程中。
通过人乳低聚糖和糖复合物滋养,使得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超级好细菌在宝宝肠道里大量繁殖,占据主导地位。
母乳喂养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下图比较了自然分娩/母乳喂养,自然分娩/奶粉喂养,以及剖腹产的宝宝体内肠道菌群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如果是剖腹产,孩子一出生只能主要从环境中获取细菌,而不是妈妈体内的好细菌,数量也只有一点点,比较可怜,但也不必灰心,只要产后坚持母乳喂养,好细菌也是会慢慢生长出来的。相反,如果是好不容易才顺产下来的孩子,后面反而用奶粉喂养,肠道菌群远不如母乳喂养的孩子丰富。
所以说,坚持母乳喂养更有利于孩子体内健康肠道菌群的形成,从而对孩子的免疫系统的形成提供最大的帮助,让宝宝能抵抗一些疾病的侵扰(如过敏、腹泻、便秘、肥胖、心脑血管疾病)
(图片来自Cell Host & Microbe, Vol. 17, Issue 5, p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