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来了,最让妈妈们头疼的莫过于早上叫熊孩子们起床,妈妈们真是各尽所能,先来看看日本妈妈是如何用5分钟就搞定孩子起床、穿衣、刷牙、吃饭、上学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综艺节目,孩子和妈妈高度配合才能完成,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就是孩子的不配合才让妈妈头疼,那么,在叫孩子起床时你是否做对了?如何科学地叫孩子起床?
杀伤性叫醒最伤孩子
所谓杀伤性叫醒,就是用暴力把孩子叫醒。孩子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于是孩子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人,冷漠麻木,或者哭闹发脾气。
几种常见错误方式
1. 愤怒地大喊
愤怒地冲进房间,大喝一声“七点了,还不快起!”
要知道,留恋被窝,留恋潜意识梦境,是人的共性,带有“到点还睡是错误的”这种指责性的叫醒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大噪音的惊醒,足以摧毁所有人幸福的早晨。
2.掀孩子的被子
这种方式不仅严重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对方“嗖”地坐起来,四肢也是僵硬的。所以不建议去移动孩子睡眠中曾经拿着的、抱着的、盖着的任何东西,那是他感觉安全的环境,不要碰!
3.粗暴地拍打孩子身体
叫醒时,碰触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粗暴地“拍打”,是极具杀伤力的,人类在潜意识的控制下,对于突然出现的身体“袭击”,除了会吓一跳外,还会反击。在很多睡眠试验中,“拍打”都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会马上激怒一头温顺的绵羊!
4.反复唠叨不断催促
有些父母会每隔5分钟叫孩子一次,这看似是给了孩子一些“启动时间”,但实际上,孩子在完成切换和启动的过程时,不断被你的叫醒打断,每一次都要重来,所以反而越叫越起不来。其实,在睡梦中的人,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看似还睡着,其实他的脑部已经开始切换了,不需要反复叫,他启动完成自然会起来。
5.生活噪音叫醒
有些父母不会特意去叫醒孩子,而是用自己起床之后产生的噪音来叫醒孩子,比如走路声、洗脸刷牙声、脸盆摩擦声、谈话声……这种方式虽然不会惊醒梦中人,但会让孩子感觉极度反感,因为在切换启动的过程中,脑部的工作不断被噪音打断,不能在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导致烦躁的醒来,以及“起床气”。
以上这些“杀伤性叫醒”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孩子其实都希望在爱中安全的醒来,妈妈们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叫醒方法。
美好地叫醒孩子
1.提前告知
前一天晚上告诉孩子,明天早晨妈妈会及时叫醒你,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孩子已经习惯由你叫起,则不须特别提醒。但如果时间改变,比如从七点改至六点半,最好还是说一句:“明天我会早半个小时叫你哦!”
2.使用光线叫醒
如果你有可调光的台灯,可以逐渐调亮台灯,然后开着它,悄悄走开即可。光线会唤醒视觉系统,由它传递信号给潜意识,并叫醒脑部,启动四肢,这是最自然的一种醒来方式。即安全又有效,完全不需要你费力。如果家里没有这样的台灯,缓缓地安静地拉开窗帘,也一样有效。
3.使用饭香叫醒
呵呵……只要你把香喷喷的早饭悄悄放在床头柜上,香味会通过孩子的嗅觉系统,给大脑温柔的传递“该起来吃饭”的信号。当然,用香气怡人的鲜花也可以达到此效果。
4.使用音乐叫醒
请选一些舒缓的乐曲,并用小一些的音量,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脑部,叫孩子醒来。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等也不错哦。
5.轻抚叫醒
对于那些睡得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一定要温柔,要轻缓。而且抚摸的顺序要从手开始,然后到小臂、上臂、脸颊……如果被子盖得厚,就隔着被子触碰手部或小臂。当孩子缓缓蠕动并睁眼时,微笑注视他,说声“起床喽!”即大功告成。你的手最好是温暖柔软的,冰冷僵硬的手会有反效果哦。
6.轻唤叫醒
先轻微接触孩子的床,让孩子感觉到这个小小的触动。比如双手先按到床上,或是先坐到床边。然后小声唤孩子的名字,然后说:“现在想起床吗?”征求孩子的意见,会让睡眠中的孩子感觉到安全和体贴。当孩子微睁双眼点头时,给他一个微笑,然后静静走开,让孩子无干扰地完成启动。
7.使用同一个方式叫醒
当父母找到一种孩子很满意的叫醒方式,请坚持一直使用,不要没事就变换方式。形成一个对孩子的叫醒的习惯,不仅每次都能成功地叫醒他,而且还能培养孩子对你的爱与依恋。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