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属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为常见的病毒性咽炎。近年来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大部分儿童对该病无抵抗力,该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快等特点,部分幼儿园因此而停课。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检查时可发现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疱疹性咽峡炎呈自限性,病程1周左右。因为咽喉部疼痛,患儿常常拒食、拒喝水,同时高热持续不退,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对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利巴韦林和部分中药制剂可能有一定疗效,如果确认合并细菌感染,才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为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
1. 高热护理
严密观察患儿体温情况, 体温在38.5℃ 以下, 一般让患儿多饮水, 物理降温,无需退热药(过去有高热惊厥史,要及时使用退热药)。体温超过38.5℃的患儿, 首先鼓励多饮水,物理降温效果不好的患儿, 遵医嘱药物降温。使患儿体温得以有效控制, 以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和机体高消耗。具体发热时处理方法,可参阅天使育苗平台育儿宝典文章《宝宝发热临时处理全攻略 》。
2. 预防高热惊厥
参阅天使育苗平台育儿宝典文章《在家发生高热惊厥时,应该如何应对?》。
3.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 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漱口, 对不会漱口的患儿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的清理口腔,或用西瓜霜、冰硼散等喷于口腔疱疹部位。可用咽喉含片减轻疼痛。
4.饮食护理
注意营养和水分的补充。宜给患儿进食富有营养的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糊、粥、果汁和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忌辛辣、甜腻、油炸、过烫、过咸或冰冷食物,以免刺激创面引起疼痛。部分宝宝疱疹严重,拒食和饮水,可考虑给予静脉补充液体、热量及电解质等。
5. 注意消毒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应勤洗手、玩具等患儿用品应勤消毒,室内多通风,如果在幼儿园或家中有其他婴幼儿,应及时隔。
6.注意病情演变
部分手足口病宝宝,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后逐渐出现手足、臀部、下肢疱疹, 转为典型手足口病。部分合并细菌感染或引起心肌炎。因此,疱疹性咽峡炎宝宝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遇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
作者:陈传贵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查看更多天使育苗名医育儿文章,或在线上向名医咨询,请在微信上查看并关注“天使育苗”服务号(微信号:tianshiyumiao),或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天使育苗”APP。了解每天新鲜育儿资讯,请关注“天使育苗订阅号"(微信号tsym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