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吞入异物是儿科门急诊常见的就诊原因。有80%的上消化道异物发生在6岁以下的儿童,其中2-5岁多见。
儿童吞入的消化道异物多样,包括固体和液体两大类。
固体常见的有硬币、小玩具、钮扣、棋子、图钉、果仁、串珠等;液体最常见的是水银(宝宝咬碎水银温度计所致)。
大多(80%-90%)异物可自行排出,10%-20%的上消化道异物需内镜取出,大约1%的异物需行外科手术取出。
家长如何知晓宝宝吞入了异物?
完全清醒、有沟通能力的大龄儿童一般都能确定吞食异物的种类,指出自己的不适部位。而一些幼儿并不知道自己吞食了异物或是无法正确描述吞食异物的种类。
所以当孩子出现呛咳、拒绝进食、呕吐、流涎、哮鸣、血性唾液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吞食异物的可能,并及时带宝宝就诊。
家长带宝宝就诊时,要尽可能的提供相对完整的病史,比如怀疑宝宝吞入了何种异物、吞入异物的时间、宝宝有哪些不舒服的表现等。
医生会根据情况做相关的检查。
目前医院里最常用的检测手段X光片,这可以了解大多数消化道异物(能够透X线的异物,比如金属类)的位置,并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性。
除此以外,内镜检查也是很常用的检测及治疗手段。
有的医院有手持式金属探测仪,可检测多数吞咽的金属异物,对儿童也是非常实用的筛选检查工具。
宝宝吞入异物后家长该如何处理?
宝宝吞入异物后,请家长切记不要轻易给宝宝催吐和导泻。因为催吐有时反而会使异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导泻使肠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不可取,可能反而加重异物对肠道粘膜的损害。
多数异物在胃肠道里停留的时间不超过2-3天,也有少数经3-4周后才排出。每次宝宝排便时家长都应仔细检查,直到确认异物已经排出体外为止。
若宝宝一旦出现呕血、腹痛、发热、便血等情况,说明消化道已存在损伤,需及时就诊。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形状较小、边缘光滑的异物,都能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家长可多给宝宝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异物排出。
如果是尖锐异物,则不可采取上述方法,需要在内镜下取出。
若内镜下也无法安全取出,则应每天用X线检查确定其位置,连续3天不在肠道中前行的尖锐异物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家长需高度重视、及早就诊:
● 异物嵌顿在食管内(如食团、硬币、电池等);
● 吞入尖锐异物,或者滞留在胃肠内大于3天;
● 有毒性的异物(如电池会造成化学性腐蚀,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 钝性异物2周后仍滞留在胃内者;
● 家长自己无法判断病情的严重性也需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宝宝将异物吞入消化道是一种紧急情况,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请家长在照看宝宝的同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举动,尽量不要让他接触到容易误食的危险物品!
作者:陆希,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主治医师,版权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妈咪知道】,联系邮箱:info@easyhin.com
妈咪知道平台致力于为妈妈、宝宝提供最专业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一键咨询,三甲医院儿科、产科医生在线免费解答;发布最新孕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