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读
苏州一11个月大的宝宝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医生从其喉咙中,竟取出一截指甲盖大小的螃蟹壳!好在抢救及时孩子脱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苏州一11个月大的宝宝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医生通过喉镜检查,发现宝宝的喉咙里卡有白色异物!
医生从其喉咙中,竟取出一截指甲盖大小的螃蟹壳!好在抢救及时孩子脱险。
医生介绍,宝宝吃东西往往坐不住,哭闹、欢笑、跑跳等都可能使食物掉进气道,十分危险。提醒家长:最好不给3岁以下孩子吃带壳的食物!
说到这儿,小编想提醒大家:其实小孩被卡喉险些丧命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每天都在发生!
男婴卡了喉咙 只因吃桃没有嚼烂
据青岛晚报报道,6月27日早,家人们发现17个月大的俊俊一直咳嗽不止,担心他得了重感冒便将他送往了市妇女儿童医院。经过检查,俊俊的气管里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异物。“孩子前几天吃了黄瓜和桃子,可能没嚼烂。”听见家长的推测,医生立刻让他们拨打120将俊俊送往了青大附院本部救治。
医护人员提醒,孩子应该以流食为主,慎食成块的水果、蔬菜,最好不要吃花生、核桃等坚果,一旦囫囵吞下这些东西,即使不卡在鼻腔里,也可能卡在食道或者气管里。他们每年都会救治数百例气管异物的患者,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特别是4岁以下孩子。
3岁孩子 高铁上被爆米花卡喉
据浙江日报报道,7月19日在杭州开往广州的G1403高铁上8号车厢过道内,一名妇女正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神色焦虑,而孩子则面色铁青。“谁是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这名妇女不停地呼救。
原来,这名妇女在高铁上喂孩子吃爆米花,其中一粒卡在孩子喉咙里。“你抱孩子的方式不对,不能让他头朝上仰。”来自浙江边防总队的旅客金龙从妇女手中接过孩子。
经过一番努力,战士们终于看到了爆米花,卡的地方不深,用医用钳夹住后,卡在喉咙里的爆米花被顺利取出,孩子的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七月大男童误吞蟹骨 卡喉咙8天蟹骨长达1厘米
据报道,8月15日下午,来自漳州东山的陈先生,带着7个月大的儿子龙龙(化名)参加工友聚餐,没想到,几个小时后,孩子就不停哭闹,后来还咳嗽、气喘,乃至声音嘶哑。
就这样,龙龙哭闹了好几天,医生原以为是支气管肺炎,最后竟发现他喉咙里卡着一块1厘米长的螃蟹碎壳。之后经过手术,龙龙喉内的螃蟹壳被顺利取出。
“孩子哭闹好多天,我们一家都吓坏了。”龙龙的父亲陈先生说,聚餐时,几名工友看到龙龙长得俊,十分喜爱,纷纷抱去逗孩子玩,吃饭时,有工友给龙龙喂了一些螃蟹等海鲜。当时,陈先生夫妻两个都没在意。
孩子遭遇异物卡喉怎么办?
抠除口腔异物
有时异物未进入咽腔,可试行抠出,但若异物已进入咽腔,取出机会较小,此时最好不要用手指抠,因为这样做说不定还会把异物塞入喉腔或造成咽喉黏膜水肿等险情。
一息尚存,鼓励咳嗽
如果尚未完全窒息,还有呛咳,应鼓励患儿用力咳嗽,有时可能将异物咳出。
患儿倒倾,拍打背部
如怀疑异物吸入气道,应将其上身前倾60度,使其俯卧于抢救者的臂肘上,头部下垂,然后用手用力拍打背部,可借助震动和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突加腹压,冲击气道
有时咳嗽后,气体呼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呼出气流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呼出的气流量,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患儿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从气管内冲出,有望将异物冲出来。
穿刺供气,争取时间
如果仍然不能解除窒息,患儿吸气困难,“三凹征”(胸骨上、锁骨上和肋间凹陷)明显,多表明喉部阻塞,可在喉头下穿刺气管。做法是让患儿仰卧,颈下垫枕,头向后仰,在胸骨上方、甲状软骨下方摸到环状气管。用一个粗针头,从两环之间刺入气管,有气体喷出表明成功,虽有少量空气吸入,也可暂时维持生命,赢得送医院进行抢救的时机。
但最重要的还是,尽量不要给幼童吃硬物啊!
家长们切记!
内容来源:法制晚报、央视新闻、大申母婴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妈咪宝贝传媒======
妈咪宝贝传媒是国内母婴传媒领导品牌,旗下出版《妈咪宝贝》《孕妈咪》两本月刊,专注于为孕及0-3母婴家庭提供育儿生活解决方案。订阅妈咪宝贝传媒官方,与我们互动有趣的育儿生活方式,并获取权威、专业的健康生活资讯。
更多内容和精彩请关注妈咪宝贝传媒官方平台~快将小伙伴装入口袋吧!
1.查找公众号:妈咪宝贝传媒
2.搜索号:mummyand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