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气逐渐转凉,衣服穿多了热、穿少了又冷,每天应该穿什么成了困扰不少人的难题。网络上流传的由杭州一名医生发明的“穿衣公式”,可供参考借鉴。
据“穿衣公式”发明医生说:总结起来要领在于将各件衣物的保暖度与当日气温叠加之后保持在26℃左右,这个温度孩子处于最舒服的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不会一动就出汗。现在这个天气小朋友得感冒发烧,大多是冻出来的,小朋友们在玩的时候出了一身汗,看他她热了,千万不要这个时候脱衣服。最好在玩之前,就先脱一件薄薄的衣服。我一般给孩子最外面穿一件薄的抓绒衣服,这样老师和小朋友自己穿也方便些。小朋友们因为年纪太小,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我就告诉孩子一个原则,如果觉得冷了,你就多蹦蹦,如果觉得热了你就坐一坐。
不过,“穿衣公式”终究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事实上每个人的体质、需求和习惯都不同,怎么穿衣,还需根据自己感觉来,以保暖舒适为最好。
以下是育儿专家给的几点建议,分享给大家参考。
衣服,比大人多穿一件
应对寒冷,加衣服是最基本的。但专家指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代谢快,‘火力壮’。因此,冬天给孩子保暖不能一味加衣或提高室内温度。”实际上,孩子被包得多紧过暖时,因为很难自己摆脱闷热的不利环境,一旦环境温度超过34℃,就会引起高热,大量出汗,造成脱水等后果。
正确的穿衣方法是根据气候、室内温度及孩子情况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3个月大时,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甚至可以在室内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注意别受风即可。
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天气都是早晚冷,中午暖和一些。因此,给孩子穿衣一定要讲究灵活性。可以选择轻薄、保暖的衣服,给孩子多穿两层。比如,一件贴身的衣服,加上一件保暖服,再加上一件防风外套,这样,中午气温升高时,就可以去掉中间一层了。
洗澡水别太热
冬天洗澡,首先要保证孩子不受凉。洗澡水的温度比体温高3℃最合适,即便在冬天,用38℃—40℃的水给孩子洗澡就可以了,太热反而会伤害宝宝娇嫩的肌肤,过大的温差也容易导致孩子生病。
冬季给孩子洗澡时间应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可以把沐浴露、浴巾准备好,放在手边,将干净的衣服一层层放好,棉袄在最下面,然后是毛衣、内衣、打开的纸尿裤,并用热水袋等将其焐暖。尽量减少孩子光着身子的时间,可先让宝宝穿着内衣裤洗头,然后再洗澡,以减少着凉的几率。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九流印象
棉鞋要有绒里
孩子是个小火炉,但也有自己的弱点——脚。只要家长注意孩子脚的保暖,他们感冒的几率就会减小许多。因为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尤其是儿童的黏膜柔嫩,纤毛和鼻毛尚未长成,对外来细菌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引起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
这个季节,不论木地板还是地砖都很凉了,因此一定要给孩子穿上厚袜,最好袜底有加厚层。外出时可以给孩子穿上有绒里的棉鞋。小孩一般好动,脚易出汗,所以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晚上要坚持给孩子用温热水洗脚,睡觉时可在孩子脚下放个热水袋。
毛巾裹肚子,睡觉不着凉
除脚外,孩子的肚子也是“重点保护对象”。小孩的腹泻、消化不良、感冒发烧,很多都是由腹部受凉引起的。但由于孩子睡觉时往往不老实,爱踢被子,家长稍有疏漏就有着凉的危险。因此,一定要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
孩子白天穿的衣服,最好上衣长一些,可以完全盖住腹部,裤腰要高一些,能盖到肚脐以上,最好是活裆,便于换尿布。如果外出,最好将孩子的衣服塞到裤子里,以免因为抱孩子或孩子自己玩耍时抻拉衣服,露出肚子导致着凉。
睡觉时,较小的孩子最好穿上一个小肚兜,再使用睡袋,这样可以免除家长半夜起床为孩子盖被的麻烦。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穿上连体服或背带裤,或用毛巾将腹部裹起来,自己睡的孩子尤其需要这样。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公众号:九流印象 号:wx96yx
上万本经典儿童绘本、国学经典童话朗读免费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