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中国妇女出版社,鲍秀兰,2013年出版。
注意力分散度也就是专注力,一般人总觉得专注力强有利于学习。不过,宝妈宝爸们可知道,专注力强的宝宝也有不容易教养的一面。对于容易分心的宝宝来说,专家也有妙方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1. 仔细区分宝宝注意力分散度的强弱
(1)宝宝小时候的区分
由于宝宝在婴幼儿时期的注意力普遍较学龄期低,因此宝宝注意力分散度的强弱通常需要等到较大之后才能更清楚区分。在宝宝还小的时候,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孩子是否容易转移注意力或是专注度比较强:
★当宝宝肚子饿而哭泣时,抱他、摇他或是给他奶嘴等对他有吸引力的东西是否能够使他停止哭泣1分钟以上?
★宝宝因尿片湿了或身体不舒服而哭泣时是否可以用玩具或是摸手、拍脚等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进而安抚他的情绪?
★宝宝情绪不好的时候是否容易以其他方式逗他开心,还是持续地闷闷不乐?
(2)宝宝学龄期的区分
等到宝宝进入幼儿期或学龄期之后,可以进一步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宝宝的习性:
★吃东西的时候,若有外人进入,宝宝是否会不自觉地抬起头来看看是谁?
★宝宝是否会因为其他外界的人、事、物而停下手边的事情?例如在家中或学校看书或进行某些活动时,是否会因为窗外的声响而停下手边的活动跑到窗边或门外观望?
★上课时能够专心上课,还是容易受外在事物影响而分心?
★听爸妈或老师讲故事时,宝宝是会融入故事情境还是东张西望?
★宝宝想要买某个玩具或要求爸妈为他做一件事时,爸妈是否能用其他事物来引开他的注意力?
2. 专心宝宝的教养方法
如果宝宝属于专注的类型,在婴幼儿时期,比较困扰爸妈的可能就是宝宝哭个不停,爸妈无法用宝宝感到有趣的人、事、物来安抚他,使他停止哭泣。此时,爸妈必须先了解宝宝哭泣的原因,例如可能是肚子饿了、尿布湿了,或是穿新衣服让宝宝不舒服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即使宝宝还是哭闹不休,爸妈也不必过于忧虑或感到烦躁,因为宝宝可能是借此发泄精力,哭累了就会停止。
等到宝宝度过了婴幼儿时期,专注力能够帮助他专心学习。不过,有时候宝宝会因为过度专注于某件事情而忽略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些状况小至爸妈叫他却没有任何回应,大到天燃气外泄却太晚察觉,等等。对于这样的宝宝,爸妈除了要对宝宝没有响应有所谅解之外,同时也要提醒他多留意周围的环境变化。
3. 不专心宝宝的教养方法
不专心的宝宝,在婴幼儿期比较容易照顾,尤其是哭泣时,比较容易用引开注意力的方式使他停止哭泣。不过,让宝宝停止哭泣的关键还是要找出他哭泣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但宝宝能够专注地进行一种活动,并不代表他所进行的都是静态的活动,也不代表宝宝比较文静。不过,注意力较低的宝宝容易东张西望,动来动去,这样的宝宝通常活动量比较大。在某些情况下,以及宝宝比较大时,爸妈就要慢慢培养宝宝的专注度。
宝宝进食时,应将会引起宝宝兴趣的东西移走,或是不要开电视,以免宝宝不专心或不想吃东西。陪宝宝游戏或看书时,应尽量避免有外在的干扰。无论是玩游戏还是看书,爸妈都可以与宝宝一对一地进行,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专注做一件事。
宝宝学习时,下列措施可以帮助宝宝提升注意力:
★让孩子的学习环境尽量简单。因为孩子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在学习的时候应尽量将可能让他分心的事物移开,如玩具、故事书等,同时也要减少外界的声音,如电视声或说话声音等。
★因为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所以可以采取分段学习的方式,每次学习的时间设定在他能专注的时间长度之内,不必太长,但学习次数可以增加。
★在宝宝完成事情后,爸妈一定要加以称赞,无论是用语言还是拥抱的方式,都能鼓励他。
4. 训练宝宝专注力的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爸妈可以通过不同的小游戏来训练宝宝的专注力。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可以训练宝宝的专注力与手眼协调能力,爸妈不妨试试,而且无论是注意力较高还是较低的宝宝都可以玩。
(1)让宝宝自行使用汤匙
宝宝一开始使用汤匙时,因为手眼协调能力尚未成熟,常会把桌面上弄得乱七八糟,但只要让他多练习几次,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就会变好,也有助于提高专注力。
(2)练习打开和关闭瓶盖
可准备有盖子的瓶罐,让宝宝练习打开盖子,再将盖子盖好。
(3)玩穿针引线游戏
准备一条粗线,以图6-2穿针引线游戏
及红、黄、蓝三种有孔的串珠数个,让宝宝把串珠串在粗线上,串珠的颜色顺序随意,例如红、黄、蓝,或蓝、红、黄(见图6-2)。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宝宝的专注力与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训练逻辑观念。
(4)闭上眼睛倾听和表达
可以试着和宝宝一起待在一个舒适的空间,闭上眼睛或戴上眼罩,只用耳朵去听周围发出的声音,并将其说出来。爸妈也可以自行制造声音,用来提高宝宝的专注力。这个游戏适合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较为成熟的孩子。一开始进行这个游戏的时间不要太长,可每天慢慢增加时间。也可带孩子到户外,聆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本文选自《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中国妇女出版社,鲍秀兰,2013年出版。
鲍秀兰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宝篮贝贝儿童早期发展
中心首席专家。
★从事儿科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50余年,擅长新生儿行为评估、婴幼儿发育、0~3岁早期教育、脑瘫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及儿童矮小疾病的诊治;主编《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婴幼儿养育和早期教育实用手册》等著作10本、《婴儿科学健身法》和《0~3岁最佳的人生开端早期教育和保健》系列光盘15个。获得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5项7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四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