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谈藏文,首都儿科研究所
引言
铅暴露不仅对儿童大脑发育的改变具有不可逆性,还导致儿童的一系列行为问题、使儿童技能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生长发育迟缓、学习困难,为了降低铅暴露对儿童的危害,了解铅暴露源及儿童铅暴露的特点十分必要。
铅暴露源
铅在古代文明、现代工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有些应用盛行至今,无法替代。目前全球铅的总产量已达3亿多吨,其中约50%的铅作为铅污染物已释放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中。随着铅产量的增加,环境中铅的排放量和铅污染程度也同步增加。
铅暴露源主要包括:汽油添加剂、食物罐头焊接、含铅颜料、陶器上釉、饮水系统、以及传统医药。在金属冶炼业、核工业、蓄电池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塑料工业、印刷业、造船及拆船业等方面铅都被广泛地应用着。
含铅的产品很多很多:管子、焊接物、铜合金装置、陶器、电缆、颜料、电池、电子产品等。铅还会意想不到地出现在家庭用品中,如窗帘、拉链、油漆家具,塑料制品、化妆品、染发剂、以及被污染的中草药、矿物质补充物,不符合标准的玩具、文具、燃煤等。
儿童铅暴露的特点
由于儿童生活习惯和生长发育的特点,铅的来源不同于成人,主要来自母源性和外源性。母源性的铅是指体内铅量过高的孕妇经胎盘把铅转移到胎儿体内;以及体内铅量过高的乳母通过乳汁把铅传递给婴幼儿。
外源性的铅是指儿童从外界环境获得的铅,如:被污染的食物、空气和水、彩釉陶瓷餐具和容器,玩具和文具、家庭装饰和装修材料、化妆品等。
儿童由于对铅的易感性强、吸收和蓄积性高,对铅的危害比成人更为敏感。即便在相同的铅暴露条件下,儿童受危害的速度比成人快且程度较成人严重,儿童发生铅中毒的机会超过成人30多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不尚成熟,解毒功能不完善,决定其铅的代谢亦不同于成人。
1、经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是铅进入儿童体内的主要途径,其经消化道铅的吸收率约是成人的5倍。因为行为发育的特点,儿童的手——口行为多,常吸吮手指、啃咬指甲、玩具、图书、文具等,加之其生长发育的特点决定其单位体重摄入的食物较成人多,因而摄入的铅量也相对较多。
儿童胃排空较成人快,在胃排空状态下铅在肠道内的吸收率会大幅增加,成人从消化道摄入的铅仅有约8%被吸收,儿童则有约50%被吸收。
2、经呼吸道吸收
儿童从呼吸道吸入的铅也较成人多,约是成人的1.6-2.7倍。
主要原因包括: ①大气中的铅尘多积聚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范围内,此范围是儿童的活动和呼吸带。②儿童正处于代谢旺盛时期,对氧的需求量大,单位体重的通气量较成人高,吸入的铅量也远较成人高。③铅在儿童呼吸道和肺中的吸收率较成人高,约是成人的1.6-2.7倍。④儿童咳嗽吐痰能力差,往往将应从呼吸道排出含铅颗粒的痰吞入消化道。
3、经皮吸收
铅极少经皮吸收,吸收率仅为0.06%。
4、经胎盘和乳汁获取
母体血铅可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儿童。
5、排泄铅的能力小
铅的排出主要有三条途径:近2/3经肾脏排出,1/3通过胆汁的分泌,随粪便排出体外,其余的铅可经乳汁、月经、汗腺、唾液和脱落的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成人可将90%以上吸收入血的铅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而儿童仅能将约70%的铅排出体外,其余约30%的铅滞留在体内。
6、铅在体内流动性大
成人体内的铅,约90%以上蓄积在骨骼中,但儿童仅有75%在骨骼中,且流动性较大,在骨骼、血液和软组织间维持着动态平衡,较易向血液和软组织中移动,因而儿童内源性铅暴露的几率和程度均较高。
未完待续,下一期将介绍儿童铅暴露的影响因素及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