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父母:是谁让小宝宝患上糖尿病?
小糖友增多,父母要负责
记得在去年,和江西省儿童医院医生聊天的时候,这位医生感慨地说:“现在江西‘小糖友’越来越多,碳酸饮料要少喝,肯德基麦当劳要少吃,电视游戏要少看,户外运动要多做”。
这位医生还介绍,“几年前,一年难得诊断出一两名糖尿病患儿,而今年已经有30多名患儿来看病了。”这位医生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家长做得好,碳酸饮料、肯德基麦当劳完全可以少喝少吃,电视游戏自然可以少看,户外运动完全可以增多,孩子不懂事,小糖友增多,做父母的要反省。
四成小糖友,发现太晚难逆转
下面是今年暑期不久发生在上海一所中学生身上的案例——
今年8年级的小孙度过了一个“甜蜜”的暑假。一直是妈妈在照顾的他,这个暑假因为妈妈去广州出差,父亲在海外不回来。没有妈妈管教的他,终于可以放开肚皮,痛痛快快地吃最爱吃的巧克力和雪糕,早上睡懒觉,中午和晚上图省事只去楼下的麦当劳。太晚了就叫外卖,饮料不是凉雪碧就是冰可乐。
可是,秋天上学后,他时常感到口渴,一下课就跑出校门去买健力宝,喝完又急着上厕所。妈妈看到这个情况,送他去一家社区医院,小孙被诊断为“胃炎“,吊了三天葡萄糖,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却反而出现了昏迷。当小孙被送到一家三甲医院时,专家会诊的结果是,他得的竟然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糖尿病,当时的严重病情,就是由于二甲医院根本没想到这位少年会得糖尿病,因而误用了葡萄糖而引起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记住,是酮症酸中毒。
小孙的案例在中国的很多糖友身上得到验证——四成小糖友,因为发现或确诊太晚而难以逆转。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2013年全球就有79000名儿童被新诊断为1型糖尿病。遗憾的是,大概有40%到45%左右(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的小孩的糖尿病是到了酮症酸中毒阶段、甚至出现酮症昏迷的情况才被发现患病的。
深度揭秘小糖友增多原因
糖尿病的因素很多的,那为什么现在小王子小公主这么容易患上糖尿病呢?
听听专注血糖智能管理的血糖高管的健康管理师如何给咱一一解析:
1.与基因有关:其实就是遗传,如果父母家族有糖尿病遗传基因,即使父母没有,那么孩子也有可能会患糖尿病。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更易患上此病。所以,父母有糖尿病的更要关注孩子的表现。
2、与饮食有关,婴儿在出生后的8个月内尽量要母乳喂养,喝牛奶的婴儿患糖尿病的机率远远高于母乳喂养的婴儿,食物对婴幼儿糖尿病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少年来说,营养过剩、饮品种类过糖、偏肉爱好等都有可能早诱发二型糖尿病。
3、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许多科学家怀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这是因为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得过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现在病毒流行之后。
以上就是对小糖友为什么越来越多作出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儿童糖尿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对孩子的身体有严重影响,更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也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重视起来。
下面症状要注意,小心孩子患上“糖”
如果家里宝宝出现出现“三多一少”(注意,孩子糖尿病有时候这个三多一少的症状还不明显),或者孩子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严重的还伴有精神萎糜、呼吸深大、呼气带有烂苹果酮体气味等,则要及时送医院就诊。那么父母要当心,小心孩子已经成为小糖友,早送医院去做糖筛检查,防止出现更严重情况。
家有小糖友,父母怎么办?
先说血糖监测:孩子还小,正在长身体,所以血糖波动可能会比较大,如果血糖控制比较严格,宝宝容易发生给低血糖,对孩子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宽松得多。
再说心理:
饮食失调:让爱吃甜食的孩子一下子改掉以往的习惯?天啊,就是大人也很难做到,尤其是对女孩子而言!
抑郁、焦虑及自尊心的丧失:孩子的自尊心都很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疾病对他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学习成绩下降:这次轮到男孩子比较多了。当然,频繁发生低血糖,以及视力的下降也会影响学习。
生活质量下降:要打胰岛素,要严格控制饮食,要生活规律,肯定会影响生活质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发现,胰岛素泵的使用并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不喜欢泵的孩子们可以好好考虑下。
家庭功能:孩子患糖尿病也会影响父母的精神状况,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儿母亲会出现抑郁状态,这会影响到患儿的血糖控制。
父母要坚强:查出孩子有糖尿病可能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孩子不懂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要知道,父母更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柱。父母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软弱!
父母在,小糖友永远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