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三
古罗马诗人朱维诺尔(Juvenl)说:“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童年时期是目前已知最少,但确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胎儿期:住在妈妈的子宫中
这段时期称为胎儿期,胎儿的营养是通过心脏的搏动从母亲的血管中吸收,并为身体各部分组织和器官的发育提供养分。胎儿几乎不要面对任何外界的影响,卷缩在那个安全的液态宫殿里,甜美而安静的享受妈妈给予的温暖,关爱,问候,但如果妈妈心情不好,胎宝宝也会有感知,可能会皱眉,妈妈如果温柔的抚摸并和胎宝宝说话,或者听很舒缓优美的音乐,胎宝宝就算烦躁不安也能慢慢安静下来。
婴儿前期:0-6个月
出生到6个月这段时间里,婴儿基本是睡了吃,吃了睡,唯一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饿了哭,撑着哭,困了哭,尿了哭,不舒服也哭。。。很多父母因为宝宝的啼哭而焦虑。有部分宝宝会在2个月左右开始频繁啼哭,而且是在夜里,新手麻麻精疲力竭,粑粑们也日日煎熬。由于至今没有任何准确的资料研究出这个时期的儿童心理,所以我们只能从满足第一层的生理需求出发去解决问题:是否需要喝奶?是否要换尿布?是否有太强的光线或者太吵?是否需要妈妈的怀抱。。。对于新手粑粑麻麻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轮流值守,轮流执勤。
婴儿后期:6个月-1岁
6个月后,很多宝宝已经开始长牙,已经可以爬了,当然在4个月左右就能翻身,也有4个月左右长牙的,每个宝宝都有差别,这些共性仅仅代表着物种特性,而非个体特性。6个月后的宝宝开始能表达自我的需求,例如用小手比,用表情表达,能咿咿呀呀说些只有妈妈能理解的外星语言。还可以抓握一些轻的玩具,磨牙棒,撕不坏的布书都可以给他。因为这个时期也是宝宝的口唇敏感期,他们需要用嘴巴舌头嘴唇来“品尝”物品,识别东西,只要做好安全保护,例如玩具的消毒清洁(可以在家备一个蒸汽消毒锅)就可以,千万不能因为担心不干净而不让宝宝碰任何东西。一定要牢记: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自身内在的规律,但是却是由外向内逐步完善的,如果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就会影响内在发展。
幼儿期:1-2岁
1岁后的幼儿已经开始学步,从10个月左右幼儿就开始扶着东西四处行走,直到1岁半左右,这个时期行走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也是最重要的身体发育和促进身体其他器官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一个里程碑,要知道,人类从猿到人,就是因为直立行走。
在6个月后的婴儿后期,很多宝宝开始爬行,这对于宝宝拓展自身的边界和发展手足、脑眼的协调功能至关重要,所以尽量让宝宝多爬,包括爬楼梯对他以后走路的锻炼是非常有益的。爬行的时间越长,他日后运动协调性将越好。但由于1岁后的宝宝已经可以站立走路,可以抓握,并且对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都希望“品尝”,所以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
另外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仍东西,总是不知疲倦的扔了捡,捡了仍,因为看到东西扔了依然能捡回来就会非常高兴地咯咯笑,这是他们在做伟大的实验:物质守恒定律。
而2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比较独立了,能表达简单的词汇,语言发育较早的还可以说5个字左右的短句,并且能够听懂并执行简单的指令,例如:给妈妈拿拖鞋,并从中希望获得鼓励。从这个时期开始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大约30分钟左右陪伴孩子,读绘本,听舒缓音乐,这些都是精神滋养,让孩子从而获得更健康的内在发展。
幼儿期:2-3岁
2岁到3岁期间的幼儿,开始对外界着魔,每天都希望呆在外面,展现出了生物与自然连接的天然需求。这个时期孩子对于小动物非常好奇,小狗小猫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还有天空中鸟,飞机,他们对这个花花世界感到无比的新奇。
这个时期的幼儿也开始有了社交需求,虽然和小伙伴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但是他们希望有朋友,一起去堆沙包,挖土,捡树叶,看蚂蚁。。。对父母的陪伴也有强烈需求,良好的亲自关系对构建孩子健全的人格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无论多忙的父母,每天至少拿出1-2小时全心的高质量陪伴,玩耍,阅读都可以。这个时期是孩子乐感,语感的敏感期,经常听音乐,唱歌,说话都是很好的方式,让孩子自由的表达,但这个时期的幼儿语言还有很多不能发出的音,或者混淆的,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都会逐渐完善。不要试图总去纠正他的发音,否则会让他有挫败感,不敢自我表达。
从2岁开始,最好能够坚持每天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龋齿已经是非常严重影响儿童童年的问题。对糖分的控制也需要坚持,例如糖果,如果孩子要吃,可以规划处每周一颗,让孩子自己确定每周什么时间吃,给他一个放糖果的罐子,这个过程还能让孩子学习自我控制,延迟满足,自我规划,数与生活的联系等概念,生活的点滴都是学习。
虽然在0岁到3岁期间,至今科学家也未能有效的研究出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仅从儿童已经表现出来的共性总结出一些养育的方法。但是,中国的古语有:3岁看大,7岁看老,从而很好的概括了童年时期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影响。只要粑粑麻麻们坚持一个原则:良好的家庭环境,平等的沟通方式,尊重孩子的自身自然的发展规律,为他提供合适的安全探索环境,一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益的!
-------------------------------------------------------
《苏三说》(公众号:susan_suo)内容均属作者苏三个人原创,只为留存一些时光记忆,欢迎朋友分享,引用和转载请请标明来源,若联系作者,请关注号后台回复即可。作者:70后女子,互联网持续创业者,育一双儿女,在喧嚣中找寻生命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