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总务省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0~1岁的儿童约有10%、4~6岁的儿童约有40%都在使用智能手机能信息通讯终端机器。急速发展的信息化已经从幼儿时期便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教育编辑齐藤刚史在Benesse教育信息网上就这种现象进行了解读。
调查在2015年3月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共收集了1750位0岁到小学前儿童的监护人的答案,且这些监护人都曾让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等信息通讯终端。根据这项调查结果,可见监护人让孩子观看和使用智能手机等信息通讯终端的比例,1岁以下儿童约为1成,2~3岁儿童约为3成,4~6岁约为4成。
孩子们最常使用的功能和程序是“视频观看”,占整个比重的6~7成,接下来学前儿童主要使用“图片阅览”和“游戏”功能,小学生则主要使用“游戏功能”。此外,还有一些监护人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就开始使用一些“智商培养程序”。
至于提到为什么让孩子接触智能手机,在学龄前儿童中,由于忙于家务等“监护人脱不开身”的情况下接触的占58.7%;在跟监护人及兄弟姐妹玩耍时接触的占53.1%;外出时使用的(等待中或行进中)占42.9%,也有不少例子是因为监护人自身的原因。
尽管有6成的学龄前儿童监护人都表示对智能终端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感到不安,不过大家还是列举出了很多有利的地方,比如“孩子不过来缠着监护人”、“孩子的心情变好了”等等。另一方面,还有人认为孩子能从中学到东西,对相处对象的关注度也增高了。
对于使用时间和使用内容作出规范的监护人,0~3岁儿童约为6成,4岁以上的儿童约为8成。此外,有80.6%的监护人认为为了孩子的将来,让他们学会使用信息通讯终端是必须的。
或许在急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中,在育儿方面,信息通讯终端的使用也已经一点点参与和渗透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