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在线 » 育儿 » 才艺培养

无条件接纳该从何做起,会把孩子惯坏了么?

来源:网络 2015年10月22日 02:47   作者:hellokitty

拿孩子没有办法,父母没有权威,这样的案例挺多的,当我说到要无条件接纳的时候,很多人有疑问,难道就不管孩子么?有一个爸爸问我:“你们总说无条件接纳,无条件接纳,那孩子杀人放火你们也接纳?”我想,这需要好好的讲一讲,我所理解的无条件接纳。

当时还真把我给问住了,我一时还找不到几句话就把这问题回答了。

还有家长说:“我确实相信你们爱孩子,但是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在娇纵的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人问:“光说接纳接纳,不解决问题么?”

我想,这需要好好的讲一讲,我所理解的无条件接纳。

一.无条件接纳的基础和通道

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先说这个基础

比如说,当你的孩子说:“我要去杀人,我要拿刀去欺负别人”。

如果你不信任你的孩子,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小的孩子就敢说杀人,就这长大了还得了,这个“长大了还得了”就成了你预设的一个结果,为了这个结果不去实现,你就要做出一点努力,比如说教,比如打孩子一顿让他知道错了。

而如果你信任孩子呢,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怎么了,发生什么事让他这样愤怒。这就走向了了解的这个通道,在通道的另一头,你会看到孩子经受了什么。

接纳不表示就让这个孩子就去做这个事,你想做就去做吧。

再举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幼儿园,XX欺负我。”

不信任的反应是“怎么这么懦弱,长大也会被人看不起。”“这个XX为什么总是欺负我家孩子。”“我应该做点什么,我一定要做点什么去帮助孩子。”“天呐,我的孩子正在经受什么啊,太可怜了。”总之,不相信这是一个过程,也不相信孩子可以走出这个过程。

信任的反应是“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妈妈抱抱你吧。”“妈妈也很想陪着你,今天我们得去幼儿园,但是妈妈愿意听你说。”

接纳也不表示,那今天就别去幼儿园了。

可以看到,不信任的前提下,我们的反应是背离孩子的需要的,我们成人心中的担心还有幻想,转移走了我们的注意力。而信任的前提下,我们的反应是去感受孩子的需要。所以说信任是基础。如果你根本不信任你的孩子,就别提什么接纳了。

再说这个通道

如果一个孩子不停的哭闹,你知道,他是困了,那么你会更有耐心一些。也就说,如果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你是知道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做的更接纳一些。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是那么容易就看到了。所以这个通道有时候不是那么清淅,这就需要回到信任这个基础上。相信孩子是善的,相信孩子的未来的路是孩子要走的,无论艰辛与否风景独好。如果信任这个基础劳靠,那么通道自然展开,一但不信任,父母就迷失在自己的担心与幻想中,通道也就消失了。

二.无条件接纳的是情绪及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行为本身

有一个姥姥问我:“孩子就非要尿在床上,我拿盆接了一半,还非要让我倒回到床上,不倒就哭,这给我气的啊,您说说这该怎么办?”

我:“如果是我,我就先把盆里接着的倒到马桶里。”

姥姥:“那他哭啊,他不干啊。”

我:“那就让他哭,让他不干啊”。

姥姥:“……”

还有一个爸爸说:“晚上睡的晚早上起不来,怎么办啊?”

我:“早点上床睡觉。”

爸爸:“她玩不够就是不回家啊。”

我:“你坚持让她回呢?”

爸爸:“她就是不回啊。”

有一位妈妈说:“我已经告诉他不许打我了,可是他还打。”

我:“他打你的时候,你握住他的手,把他抱在怀里,让他不能再打你。”

妈妈:“我已经弄不住他了。”

我:“如果想要弄的住就能弄住,他才5岁40斤你就弄不住了,要是再大呢?”

妈妈:“我是觉得他肯定还是有情绪,还是得找地方发出来。”

我:“让他在你怀里哭,挣扎,就发出来了。”

妈妈:“……”

这样的案例挺多的,拿孩子没有办法,父母没有权威,这与无条件接纳一点关系都没有。千万不要说,我接纳孩子所以……,你只是顺从,只是娇惯,而且你还不享受这种顺从。

因为谁也不喜欢自己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往往会让父母积赞下情绪,这个地方忍了,在别的事情上发作起来。

当孩子觉得父母拿自己没办法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感觉自己有力量,比大人厉害,实际在内心深处没有安全感。

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是天,是地,无所不能,我爸爸什么都不怕,我妈妈什么事都难不倒,这样孩子就有安全感。可是这天这地表现的如此无可奈何,如何让孩子从心里觉得可以遮风挡雨。试想,你还没有我厉害,我做不到的事你能做到?我害怕的事你不怕?

孩子想要找到安全感,会更多的试探父母的界限,会给父母更多无可奈何的机会。

我们接纳孩子的行为是指——不因为这个行为就否定,评判孩子。但是绝不是任由孩子的行为去发展。

有一次孩子们都睡着了,我下楼去喝水。等我上楼的时候,发现一个孩子醒了,正蹲在被子边上(当时园里没有床,孩子们的被褥铺在地台上午睡)。在墙上蹭着什么东西,我和他打招呼,发现他的反应不太对。然后就闻到一股臭味。原来这个孩子在地台上拉臭臭,然后把大便抹到墙上去。这个孩子快四岁,来幼儿园一年多了,大小便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我去把他拎出来(当时也只能拎出来了),脱光,洗干净,穿衣服。然后带着他,准备手套,垃圾袋,布,一盆水,一起处理现场。我先处理比较多的地方,以免一擦更多的地方脏了,然后他负责擦墙上的印子,我来擦地。我们两个静悄悄的,一起干活。

等我们都弄干净了,我抱着他,说我们休息一会。过了一会儿这孩子说:“我爸爸不回来了,坐飞机去别的地方”。我才明白,这孩子的爸爸长年出差,这次说好回来,孩子已经盼了很久,所以很失望,用这样的行为来宣泄。

我把这孩子的被褥包起来,给了他家人,我们一起说好,都不再提这个事。

有些人,可能会想,这不管管么,不得给孩子讲这样不对么?他下回再失望呢,再有情绪不是得到处拉么?

可是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而且这个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与我有着一种特别的链接,他喜欢帮我做事情,更喜欢拥抱,和小朋友相处的更融洽。

当我们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且接纳已经发生的行为,这让孩子放松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善后,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不需要说教,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并不正确。当因为一时气愤做了自己也知道不正确的事的时候,有机会去改正是让人感到希望的。

没有发生的那部分行为,才需要我们干预。比如尿到床上那部分,我们不评价,但是我要把床单换下来,如果孩子不让换,这个不让换的行为就需要干预,把孩子抱下来,然后换床单,如果他哭闹,那么就陪着他,哭闹的过程是很好的宣泄。

有些小孩子控制不住就会打人。对于攻击性行为,我们有很多的处理方式,比如正向的语言:“我们都是好朋友。”“小手喜欢轻轻的摸小朋友。”“XX知道怎么样做个好哥哥。”

还有时候被打的小朋友哭了,就让打人的小朋友帮忙照顾。

有些孩子情绪非常的躁动,自由游戏时间可以到处引发冲突。这个时候老师会请他和老师待一会儿,如果这孩子安静不下来,还会抱着他,告诉他:“老师感受到你心里有个小火苗,等小火苗熄灭了再去玩。”

老师观察某个孩子某一天的情绪特别不好的时候,会留心这个孩子,在这个孩子出手前就制止他。

但是这些方法,都只是方法。而且没有一种方法是无懈可击的,没有一种方法是完全经的住推敲的。如果仅仅是去照搬方法,那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就有效果。但是并不能杜绝这样的行为。真的有帮助的,是做为成人深刻的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他的需要。

比如一个内心恐惧的孩子,借由攻击性行为来感受力量,那么需要给他安全的环境,治疗性的故事,在孩子睡着前轻轻的念祈祷文。

一个孩子因为曾经被父母打过,承受了父母的情绪,那么首先需要家长的配合和转变,在幼儿园中老师需要观察这个孩子,在他的行为发生之前就制止,要给他安全的环境宣泄,比如在老师的怀里挣扎大哭大叫。

而非要把尿尿到床上,和打妈妈,这样的行为的需要是什么?很可能就是需要感受到界限和力量,需要你坚定的不允许和有力的制止。然后大哭不止,哭也是一种需要。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想哭就能哭出来,很多时候需要一个由头,一个引子才能哭的痛快。

再比如那个晚上不回家的孩子,她的需要是什么?这需要父母认真的理解她,去感受她。如果仅仅是在外面没玩够,那么每天都玩,需要一点父母的权威让孩子终止她喜欢做的事,这是孩子意志的培养,孩子真的不需要永远都顺心。但是往往孩子的需要不是表面上她表达的,或是看到的,这需要我们俯下身来,认真的感受与倾听。

最基础的需要是——完整的接纳和被看见。

三. 无条件接纳,不仅是对孩子也是对身边的人

有一次,因为一点事,我很生气。我家先生说:“这就不值得生气。”我当时火大了,你凭什么说不值得啊,我就是生气就是生气了。还有一次,我先生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当时特别伤心,我简直觉得他不爱我了,他否定我的感受,不愿意保护我。

后来我很认真的表达了我的感受,我先生表示接受。有一次我家养的鸟死了,我非常害怕,我先生就抱着我,一直等我平静下来,我立马就觉得被支持,被理解。

成人与成人之间的相处,还比较势均力敌,你凭什么说我不能生气?你凭什么说不值得?还可以叫个板,聊一聊。而孩子呢??

我听到一个爸爸这样和女儿说:“爸爸不是不让你哭,但是你有事的时候哭,没事就不要哭,没事也哭就不像话了。”我心想:“你没事能哭出来么?”孩子只能忍着不哭。

还有一个妈妈说:“值得的哭,不值得的事不要哭。”天呐,这个值得是谁的标准?大人的?还是孩子的?

还有家长说:“都快四岁了,也该懂事了,睡醒了还得找她妈,看不到她妈就吭叽。”多大的孩子就应该不找妈妈了?

孩子们连和我们争论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我们高高在上,我们的人生经验比孩子多,我们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理解的人生讲给孩子听,自以为正确。我们用这些道理来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需要,然后指责他们的行为。

事实上呢,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别人的理解,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允许。

孩子的存在,晶莹剔透。帮助我们看到,被我们压抑的需要和渴望。看到需要,认可需要,别人的,自己的。所以无条件接纳的路,其实是一条自我成长的路。

所以说,我让你做你想干的事情,不一定代表我接纳你,我不让你干一些事情,不代表我不接纳你。

接纳是接受和理解,无条件的接纳就是不按某一种要求和条件去接受和理解一个人。

而孩子天生都是善的,没有太多世间的污染,与我们也没有利害关系,而且都那么可爱,是我们学会无条件接纳的最好陪练。感恩我们拥有他们的这段时间吧!

·☺微信:psychocaohui

·♨订阅“心理咨询师曹晖博士”,

·♥从此你人生便多了位随身携带的心理教练!

6
精彩推荐
a2牛奶公司重磅新品a2臻智护,全球首创“双核营养”体系加码儿童营养
a2牛奶公司重磅新品a2臻智护,全球首创“双核营养”体系加码儿童营养

随着95后、00后父母逐渐成为育儿主力,新一代家长在儿童营养选择上更加科学理性。他们不仅关注基础营养的补充,更追求精准、科学的营养干预...详细

孕期出现这3种不适反应,恰恰说明胎儿发育好,你中几条呢?
孕期出现这3种不适反应,恰恰说明胎儿发育好,你中几条呢?

怀孕以后,准妈妈的身体会出现很多症状,比如胸痛、腹痛、耻骨痛等等。很多妈妈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让小宝宝受到一丁点伤害。可是有些难受的妊娠反应,对于腹中的胎儿发育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如果您有如下反应,恭喜你,小宝宝在告诉你,发育正常,身体健康。1、早期的孕吐:孕三月,痛苦期。准妈妈在孕早期,很多都会...详细

重磅打造“宝贝节”合生元携全国重点客户开启母婴赛道新征程
重磅打造“宝贝节”合生元携全国重点客户开启母婴赛道新征程

2月24-25日,健合集团旗下高端婴幼儿营养与健康品牌合生元,在丽江开展为期2天的2025年BNC(婴幼儿营养与护理业务)重点客户迎春峰会,围绕...详细

告别家务烦恼!海尔母婴级扫拖机器人小白V30让新手妈妈元气归来
告别家务烦恼!海尔母婴级扫拖机器人小白V30让新手妈妈元气归来

自从当了妈之后,才知道一边带娃,一边搞卫生究竟有多辛苦!地面上几乎每天都会出现饭菜渣子、零食碎屑、头发毛发,吸地、扫地、拖地一整套...详细

本周热门
全新Britax宝得适安全座椅 双面骑士PLUS重磅上市

儿童乘车使用安全座椅是车辆行驶中保护宝宝安全的有效手段。我国已于2021年将儿童安全座椅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随着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详细

双十一再造爆款,佳贝艾特以品类第一姿态实力领航羊奶粉!

2022年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正式落下帷幕,佳贝艾特在此期间一路高歌猛进,持续领航羊奶粉品类销售No.1,再次蝉联全网羊奶粉类目第一以及蝉...详细

喂养新时代,羊奶行业崛起的缩影佳贝艾特用实力力证什么是更好的营养!

一年一度的全民消费狂欢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双十一的婴配粉成绩单中,一直以持续高增速的羊奶粉类目表现尤为亮眼。这其中,作为引领羊奶这个...详细